第70章 第 70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3834 字 2022-11-19

韩家这边事情办得太快,以至于让纪炀都多了两天休息时间。

不过他在韩家待着,有不少百姓主动上门,别说百姓了,连章善没事都过来向纪炀请教。

这里日子过得顺心,纪炀还从五姑娘那得到一个消息。

那便是扶江县有了头一个和离的人户!

那人户纪炀还认识。

竟是香粉作坊的水淑敏,如今和离都已经一个多月了。

她带着女儿自立门户,如今算是扶江县县城的户籍,没有靠夫家,也没有靠娘家,算是自立了女户。

这也在承平国法律认可范围。

她家情况纪炀知道一些,因生了女儿,被夫家不喜。

前夫甚至出手打骂,情况在她进了香粉作坊当管事之后好了许多。

这次听五姑娘说,让水淑敏下定决心和离,是因为前夫又一次喝醉酒,大骂水淑敏,说她不就是挣了些钱,还敢在他面前抖威风。

更说生了个小丫头片子,就该给他家当牛做马,更说小丫头片子不能上学,直接卖了,让水淑敏留家里生孩子,生到男孩为止。

如果他醒着,肯定不会说这话,因为别说扶江县了,周围任何一个地方的女子,得了香粉作坊最低级的职位,都不会离开。

这里有多好,她们自己,跟她们家人最是清楚。

更不用说香粉作坊两大管事之一的水淑敏了。

这人醉酒说的话,不过是所谓男人自尊心作祟,把心底最真实想法说出来。

动辄更是要打人。

以前水淑敏或许不会反抗,这次只是冷眼看着他,随后说过让她爹娘都震惊的话。

她要和离。

她见过和离,在潞州城见过。

来往的船商,买卖香粉的老板们那听过。

扬州谁谁家和离,把女儿接回家住,再另许人家。

潞州城哪家的丈夫不堪用,哪家因为打人,妻子娘家提出和离等等。

所以,她要和离。

但当时的她也是强装镇定,等她找到官府的时候,没想到新知县章善竟然同意。

这是出乎水淑敏意料的。

而且新知县同意和离这件事,其实影响章善很多事情,他本就是新来的,之前的知县那样好,他这位置本就被当地百姓质疑。

如今又同意如此“败坏民风”的请求。

扶江县哪有女子和离的事?

这,这就是不守妇道!

但章善顶住压力,将这事完美解决,倒是赢得不少女子的好感。

纪炀听到此事,也知道章善身上抗的都是什么。

是千百年的宗教礼法,是不知道多少年留下的“传统”。

如果他在扶江县来办事,肯定会更轻松,并不是说他能力比章善强,而是毕竟有威望。

章善一无根基,二无功绩,就做出这事,想必也费了很大周折。

但章善再厉害,此事也在水淑敏之后。

她身为女子,能头一个提出和离,又费尽周折立了女户。

如果说章善的压力是一百,水淑敏身上的压力至少有一万。

可她办成了。

还成了扶江县女子,甚至周边女子的榜样。

林婉芸还道:“隔壁常华县,有家女子听说此事,就在商议着和离,那家也是不堪的。”

“常华县知县似乎还来找章知县了。”

“回去这事也能成。”

纪炀笑:“确实不错。”

所以他一直说,百姓们是最厉害,最有创造力跟生命力的。

只要给他们一点点机会,他们会在所有贫瘠的土地里努力求生。

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民族特性。

再说回章善。

如果讲刚去汴京的时候,纪炀不太明白,为什么上届科考,陛下选的都是年轻人。

现在已经明白了。

如今朝堂上,能用的林大学士年迈,梁王有能力但野心勃勃,只有陛下能压制。

还有个文学士,聪明能干,油滑,不够忠心耿耿。

换做是个有力君王,这文学士必然是个忠心的,但陛下年岁大,皇子年岁小,他的忠心便要打个折扣。

而跟文学士一个年龄段的,可用的不多。

于是陛下把目光投到下一代,他要找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臣子。

来辅佐他的皇子。

所以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到承平国各地。

就跟灌江府的五个县城合成两个县,皇帝没有把宝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一样,太新县归他管,隔壁今安县还有陛下“新来”的臣子过去。

陛下也没有把辅佐皇子的宝压在他这边。

而是选了一批一批诸如章善一般,可能没什么经验,却善良,有坚持的年轻官吏。

送出去这么多人,总有能成才的?

他头一次见皇帝出宫时,那内侍十分熟练地说:“陛下很是喜欢您呢,以后可要尽心办差才行。”

还得了平安不少赏钱。

当时就觉得他熟练,如今算是知道原因。

不过就算知道了,纪炀也不反感。

有这样的皇帝是幸事。

管他是为皇子,还是为百姓,为祖宗基业,只要做事,那就是好皇帝。

纪炀甘愿为这样皇帝的棋子。

林婉芸见他笑,亲手沏了茶端过来:“你在想什么?”

纪炀听五姑娘这么说,又低头笑:“在想帮帮他们?”

“嗯!”林婉芸立刻点头,“你在扶江县说一句,会让章知县跟水娘子好过许多。”

现在少不得有人怨恨章善“坏”了扶江县的规矩。

但他若开口肯定,这事便不会再提。

他即将去的太新县,要像扶江县这么简单就好了。

等纪炀回来第二天,带着娘子亲自登门拜访水淑敏的新居,她手头有银两,房子就买在县城距离官学很近的地方。

这里平日巡逻捕快多,上学也近。

他们两个等水淑敏下了班时候去的,那会周围正热闹,外面人只听他们知县大人夸水娘子果敢,夸她早该和离,自己也支持的。

更说章知县做得很好,连他都没做到。

这话瞬间传遍扶江县,三江村的前夫家也听说,县衙的章善也松口气。

前夫家自然没什么好说的,知县大人都说该和离,一时间全村看见他都要避着走。

章善身边的心腹小吏下意识松口气。

他们知县想要同意水娘子和离,他们其实都很反对,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就算了。

但这里是扶江县,从未有过和离这件事的出现。

知县今年才来,根基不稳,不能做这种招人恨的事。

现在很多工作推不下去,就是因为和离的问题。

还好还好,纪知县来一次,竟帮他们解决这样大的麻烦,有他开口,扶江县的和离再也不是问题。

纪知县!

大好人!

所以纪炀带着人离开的时候,纵然是大清早,章善还领了手下相送。

这次走的依旧低调,他毕竟是去上任,不是做其他的。

来的时候四匹马四辆马车,走的时候又多了一辆,这自然是韩家马车。

韩潇带了两个仆从跟着,虽说他表情还是很丧,但纪炀竟然硬生生看出点激动。

也是,要回自己老家了,多少有点不同。

韩潇家就在纪炀即将上任的三合一县城中的原裴县,也是纪炀这次要去的地方。

纪炀越来越觉得,自己被分到太新县,不仅不是偶然。

估计跟认识韩家也有关系。

汴京那边早知道这件事,也更知道他会撺掇韩家。

只是不晓得,这主意是陛下想的,还是林大学士,又或者文学士出的。

反正,挺损。

韩潇估计还以为是自己想通了。

没想到朝廷那边都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他们现在要穿过整个凉西州,估计走个八天时间,便能直接到任职的太新县。

灌江府的灌江城不用过去,那边知府都没到,去了也是白去,直接去任地就好。

三合一的太新县,之前也说过,左边刘县,中间裴县,右边鲍县。

三县合一之后,太新县的衙门便设在中间的裴县,如今都喊裴地。

不管后面的称呼怎么变,前面那个裴字似乎一直压在上面。

纪炀要去的衙门,便是居中裴地衙门。

也就是说要跟有私兵的裴家人接触。

韩家在路上,着重说了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