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4814 字 2022-11-19

羊的好处自不用说,好吃程度也不用讲。

现代人谁还不爱吃口羊肉串,谁看了烤全羊不眼馋。

若是调味好了,去掉腥膻,喜欢的人会更多。

偏巧,太新县所在附近的关内外,养出来的牛羊肉都十分好吃。

纪炀之前虽然很忙,但也研究过。

当地的水质,土质,都对羊肉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有盐矿附近的水源,那可是羊肉鲜美细嫩无异味的神器。

平日养羊的时候,给羊补充盐分都是必不可少的事,而当地水分含有少量的盐,是天然的营养物,而且因为天然的盐分,可以让牧场给羊群补充盐的时候少用一些。

反正种种条件之下,让关内外的牛羊肉味道更佳,饲养也更为合适。

当初纪炀选择建牧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他跟林婉芸吃过的珍馐极多,之前过来的井旭,宫里的内官,自然不用讲。

他们都夸本地羊肉好吃。

那肯定没错。

如今的牧场已经按照一年四季划分好,几千头羊被有条理地放养。

远远看着就很香。

算起来牧场已经正式运转两个多月,如今一切正常。

纪炀看着,竟然没有插手的地方?

纪炀跟玉县丞韩潇正说着话,迎面走来一个黑漆漆的人。

也是他们之前在太新县见过,否则都要认不出来这是赵大人。

赵大人本来就不算白,为了牧场的事跑前跑后,如今更是黑的像关外草原人。

自从开始开辟牧场,东边文饶县赵大人一起忙前忙后。

前段时间太新县大变故,他也参与其中,不过重点还是在牧草这边。

因为赵大人已经发现,想要合理利用牧场,用小面积养大羊群,以及合理规划养羊,都不简单。

他跟太新县捕快那轩的父亲,那老爹,一直在研究这件事。

再有纪炀提醒,如今的牧场已经有了初级牧场的规模。

连从小放羊的那老爹都说,如果草原上都按这种方法放羊,很多草地的情况会好很多。

更不用讲提前种下的牧草,会让羊群吃到更好的精饲料,肉质更鲜美。

太新县的事渐渐告一段落,新划分的镇子,村落,都已经妥善,百姓们虽然还在适应当中。

可没有鞭子在后面抽打,种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归自己所有,现在自然更加认真耕种土地,为种冬小麦准备。

官府还说了,府衙会为没有银钱购买种子化肥的人提供无息借款,只要有保长跟村长做担保,耕种的时候都不用为种子化肥担忧。

只是在冬天来之前可能会让各个村里自己挖个蓄水池出来,这样更方便浇地。

到时候会组织太新县百姓干活。

不过都是为自己村里,为自己田地干活,到时候看他们想法。

这些事在扶江县都是做惯了的。

纪炀甚至交给平安去做,手底下玉县丞也回来,自然不用讲。

连沧依镇那个没中举的秀才,都被拉来干活,这个秀才今年落榜,原本十分苦闷,现在被拉着干活,气色反而好起来。

纪炀把这些事安排妥当,自然还带着凌县尉跟玉县丞过来看牧场。

可这牧场,根本不需要他指指点点。

赵大人不愧为进士出身,认真学习研究之后,牧场有模有样。

还有不少母羊已经怀崽子,该煽的公羊也都骟了。

赵大人见纪炀十分满意,笑着拱手:“没让纪大人失望吧?”

虽说两人同级,都是七品知县,纪炀年纪还比赵大人小。

可长久的相处之下,赵大人早就对纪炀心服口服,这次跟着处理太新县的事,给了他许多启发。

更别说因为他跟纪炀走得近,他治下百姓,文饶县百姓,竟然对他多了点信任?

所以他打理牧场的时候更加认真。

上次连汴京的内官来了,吃了他养的羊,那都夸好,走的时候还带了十几头呢。

赵大人心里其实也感慨,放在他读书的时候,或者刚中进士的时候。

有人说让他去牧场里面养羊,只怕他那心高气傲的模样,这会翻个白眼。

但在文饶县磋磨一年多,到现在已经快两年时间,他之前的傲慢早就没了,如今都是脚踏实地。

只要能进步一点点,就算他的书没有白念。

再说了,养羊怎么了?

养羊也需要很多知识!

旁人还不知道呢!

这种拿着科考时钻研精神,怪不得纪炀怎么看这个牧场怎么顺眼。

但这个牧场还是太小,纪炀准备让太新县百姓同样种些牧草,是在自家农田之外,帮官田种牧草。

到时候牧草售卖,分给百姓银钱。

跟当初扶江县种花差不多,但牧草的种植不需要单独开个作坊。

回头牧草种出来,不仅能卖给官方牧场,还能用于将士们的军马上。

纪炀走了一圈,让百姓种牧草的计划已经定下。

等牧草稍稍处理,周围养牛羊牲畜的都能过来购买,也是发展副业了。

赵大人听到这个纪炀的计划,开口道:“确实,这三千亩的牧场说着不小,其实不算太大,顶多养三万头羊,这还是顶天了,需要合理规划才行。”

“所以留给专门种牧草的地方也不多,那冬日的时候,就会储备不够。”

“让其他人帮忙种牧草补充,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赵大人说着,又看了看再往东往北一点的方向。

“其实,那边还有大片空地。”

纪炀略略知道点:“那块地,是不是平日空着,也不让人种?”

文饶县赵知县点头,神色不算太好:“那是我们文饶县的富户,他们说那片空地是留着打猎用的,所以不能动。”

换句话说,就是用来玩的,便是空着,用来取乐,也不可能给人耕种。

不然怎么说他们遭人恨。

一边是没有土地,一边是土地空着长草也不耕种,更别说放牧。

这种情况,以前或许都忍了,但看过太新县的情况,不少百姓自然心里不爽,找文饶县原本的官员肯定不管用,索性就找了跟纪炀知县一起做事的赵知县。

如今群情激奋,文饶县当地乡绅豪强也发现不对劲,也因为太新县的事,心里有些惧怕。

所以赵知县开口道:“最近一段时间,可能要拜托纪大人帮忙照顾牧场,我要在文饶县处理一些事。”

说不定能把往东四五千亩的空地拿过来,跟着这片空地一样,全都改造成牧场,让文饶县百姓前去做工。

这事一说,纪炀自然同意,点头道:“你尽管去忙,牧场交给我们,你放心。”

纪炀知道他要去忙什么,又道:“若需要人手,尽管问我要。”

赵知县也不客气:“可能需要凌县尉带着民兵过去,酬劳我们出。”

如今的民兵基本都归凌县尉管,裴又锋见到那两家的下场,放手的十分利落。

在凌县尉手中,这些民兵纪律比之前好了太多。

这点自然没问题。

凌县尉朝赵知县抱拳,让他有需要尽管说。

牧场看了一圈,等到年初的时候,应该能补充到六七千只羊。

对当地人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财富。

官方经营牧场,年底卖出羊肉,所得银钱付给雇来的牧民跟种牧草的百姓。

剩下的银子再用来建设太新县,会是个很好的循环。

赵知县交接之后离开,纪炀等人也准备回去。

牧场有那老爹看着,他们隔一两日过来看看就行。

不知道文饶县的情况会不会有进展,只要赵知县能帮当地百姓要回一部分土地,那对其他地方来说,都是莫大鼓舞。

如今的太新县自然不用讲,西边的今安县,有玉县丞帮忙,再有徐铭徐知县跟后面梁王的势力帮扶,当地的两家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

虽然不如太新县彻底,可好歹有所进展。

如果再多个文饶县。

整个灌江府的百姓的信心都会增加。

从牧场离开,纪炀还买了七八头羊。

最近太新县衙门总算清闲一点,给衙门里的手下们加加餐。

还有两头是他自己买的,五姑娘生辰快到了,到时候做烧烤吃。

他们在那边抓羊,纪炀跟玉县丞则又聊几句。

自从玉县丞接着太新县忙碌的时候回来,两人并未深聊今安县的事。

一是太忙了,没什么空。

一是那边情况也挺复杂,要慢慢说。

如今闲下来,玉县丞道:“这次回来,其实也因为梁王的人已经到了。”

当初徐铭还没到今安县,便出了那么大的丑。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梁王那边却肯定知道,只好又挑几个干吏过来帮忙。

玉县丞还跟他们相处过一段时间。

确实都十分厉害,估计是梁王亲自挑选,不论出身,只看能力的。

其实玉县丞还觉得,若让那几个干吏直接当知县,说不定也不会有知县被山贼掳走的事。

反正不管怎么样,在几方努力下,今安县豪强没那么过分。

徐铭也掌握绝大部分权利。

唯一没有做成的事,便是今安县里面的盐矿。

盐矿还在灌江城官员手中。

盐自古便是大事。

一时半会拿不到手很正常。

纪炀明白几分,点头道:“既然这样,今安县咱们还是少去,谁知道梁王又有什么心思。”

玉县丞也点头,旁的不说,就梁王派来的干吏,那都是抬着下巴看人的。

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

反正今安县已经不用管,而他也从里面得到不少历练。

纪炀也说到这事:“历经三个县,回头你做知县,也是可行的。”

在旁人面前,玉县丞还会客气两句,但知县大人跟他心知肚明,放他出去一次,那就是让人知道。

纪炀能成事,不光因为他本身厉害,他身边的县丞也很不错。

回头升迁任用,心里都有数。

一般当县丞的,做出成绩大家都夸知县,做不出成绩,内里又埋怨。

这次调到其他地方几个月,周围人也该明白玉县丞的能力。

玉县丞隐隐有些激动,朝纪炀拱手,感激之情更不用说。

众人从牧场回去,心里更加舒畅。

难得有如此清闲的时候,从石桥上走过去的时候,更是感受到这些日的成果。

石桥的宽阔庞大,远远就能瞧见,更是证明三县已经真正合一。

如今十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

路过大片田地,民田已经分给百姓们,反而之前抢手的官田闲置不少。

毕竟百姓就那么多,也种不完啊。

从牧场回来,这些官田以后多半是要种牧草的。

估计这消息让周围养牛羊跟军队十分高兴。

进到太新县县城,城内已经恢复生机,周围两个镇都拉自家种的青菜过来售卖。

还有从县城往两边走的工匠。

纪炀让他们去刘家,鲍家,把他们两家宅子院墙拆了,里面的花园就当做镇上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