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5128 字 2022-11-19

跟山贼的洽谈十分顺利。

从年前到现在,差不多晾了三四个月,种果树的事也提了近三个月,他们内部早就讨论过不知多少遍。

从山贼到种果树,其实差距很大,可关泉峰最早生活的人,还是凭借人数优势把这事确定下来。

现在已经是正月初十,如果想要种果树的话,现在就要行动。

可纪炀看着他们,直接道:“官府是可以暂时借给你们买果树的银钱,只是你们内里有些人,我们信不过,如果拿了银钱直接离开,难道我们就有办法?”

过来洽谈的关泉峰头目,自然知道这一点,开口道:“所以我们想让山上孩子到太新县官学读书。”

“听说官学重新修整,三个地方都有好几个官学,我们想去最近的石桥东县去上。”

好家伙。

不光顾着果树,还想着学堂的事。

但这也是投诚,孩子都送过来读书,山上山下肯定不能天天来回跑,说明一部分山上的妇孺要搬下来。

纪炀看看眼前的人,这才有些笑意:“李索,真是好算计。”

这是想找到正当名义搬下来啊。

还给自己妻儿安排住处,安排学校,不过也确实投诚。

妻儿都来了,他们轻易不会离开。

纪炀见此,大方道:“若有身世清白的六十五岁以上来人,也能搬下来。”

“只是有一点,你们的房屋跟学费,衙门不会出分毫。”

本就是开恩,若还想跟其他百姓享受同样的优惠,那就太过分了。

李索心里清楚,这是他们想种果树的人,商量许久才商量出来的。

特别是看到山下那么热闹的场面,而自己孩子却在山上跟野孩子一样,谁心里都会不舒服。

既然都说到这了,李索低声道:“有七八个江洋大盗已经离开关泉峰,但看他们的样子,也不会放弃那。”

“还有十来个,全都在山上,他们手上都有血腥,轻易没人敢动。”

也就是说,以前上百大盗,死的死逃的逃。

已经厮杀的差不多了。

可还有人靠着山脉优势不肯离开。

听说原本七百多人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四百多个,多数都是在山上生活许久的普通百姓。

这些人里面掺了十来个江洋大盗,也怪不得有妻儿的李索前来投诚。

没记错的话,这李索也是最近才被推举当的头目。

之前的人早就不知所踪。

纪炀笑着看他:“既如此,那就带我们上山,把最后十来个解决吧?”

李索也是这个意思,抱拳道:“您说什么时候,我们肯定全力协助。”

“现在就去。”纪炀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才能减少伤亡。”

李索过来投诚的消息,那些人肯定知道。

但他们不知道,纪炀会现在就带着人上山。

最后一点隐患,必须解决。

给了那么长时间都不离开,别怪他心狠了。

在李索犹豫的时候,纪炀已经让凌县尉带着二百人手出发,趁着擦黑的夜色前行。

如果是他们自己走,这山路肯定走不成。

但有李索跟他几个手下,这些便不是问题,别说天刚擦黑,就算是天黑了行走,只要走日常那几条路,都不太会出问题。

李索心里紧张,他手下更紧张。

凌县尉带着明晃晃的刀剑,再有这么多兵士,实在吓人。

而且他们速度太快了吧,全程十分安静,一点声音也不出,饶是自己已经投诚,心里还是胆怯。

这样的队伍去围剿十几个匪贼?

肯定没问题。

纪炀在衙门静候佳音,心里微微担心凌县尉。

虽说凌县尉做过许多差事,但真正围堵匪贼还是头一次,可总要迈出第一步。

这些匪贼就当给他练手的了。

不知道那些江洋大盗知道,在知县眼里他们只是练手的,心里又会如何想。

三个时辰之后,十二个匪贼尽数落网,其中三个重伤,约莫是没救了,纪炀他们也没想救。

随着这些人被抓捕,卫捕头那边连夜审讯,总算把这些人罪名定下。

又从他们口中知道关泉峰上众人情况,虽说有些添油加醋,但十几个人的供词,已经足够纪炀,韩潇,玉县丞整理出个大概。

剩下的事自然不用讲,第二天一早,按照供词,一一给剩下的人定罪。

李索直接傻眼,不过他看到罚他们几个因为投诚,减刑到五年劳役,分十年做完的时候,心里松口气。反正要么种果树,要么种牧草,人不死就行。

有些知道自己刑法会重的人,明显趁机逃走。

可惜纪炀还说了,如果抓捕想要逃跑的人,或者供出谁有罪,可以减免罪行。

杖责,流放,徒刑,都可以减。

所以关泉峰上的人恨不得身边不熟悉的人赶紧逃跑,好让他们有立功的机会。

本就是一窝山贼,还指望他们真有义气?

剩下的安顿工作,玉县丞就可以完成,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做劳役的做劳役,一干人等都有惩罚。

更从里面救出十几个同徐铭等人一样,因为没有赎金在山上做苦力的人。

整个山贼窝彻底被清扫干净。

经过小半年的恐慌,他们早就没了折腾的力气,如今这局面,也是早就预料到的。

太新县内所有隐患都被清除。

看着一批批的山贼被押下来,当地百姓自然欢呼声更大。

以后路过关泉山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被打劫了!

而且知县大人还说了,他们也可以去种果树,只要听玉县丞的安排就好。

又多条生路,众人怎么会不高兴。

昌盛三十七年,正月十五。

太新县街道上又挂起五彩纱灯,这是五姑娘亲手做的,周围还有不少小灯笼,则是其他百姓们的手笔。

过了十五,就真正出年了。

趁着最后的时间,太新县百姓载歌载舞,庆祝元宵佳节。

纪炀则在十五当日出发,去往靖临关。

身边依旧带着平安,凌县尉,韩潇,江云中,又带两个家丁。

这一行人并不多。

如今太新县境内基本不会有什么事,卫蓝带着人日夜巡查,又有各村组织的巡逻,治安极其好。

带上云中则是历练为多,虽说他今年才十岁,但武学天赋极好,不止凌县尉喜爱,吴将军也喜欢指点。

这次去靖临关自然也带上。

一行七人骑马前行,十七日到达靖临关。

此时的靖临关戒备森严,跟隔壁定江关的防守几乎一致。

全是出自吴将军的手笔。

吴将军现在手底可以五千正规兵马,估计开年之后也会正式招募,如今手头的不到两千人,还是太少了。

纪炀直接到城楼附近的营地,吴将军已经等候多时,开口便道:“他们得到消息,随时都能过来。”

此时说的他们,指的自然是古博国叛军卫拓等人。

纪炀点头,而吴将军眼中透着兴奋。

他总觉得纪炀要做的事不一般。

以前只是任由关外的人骚扰,他们不能还手,唯恐被攻进城。

如今主动出击,还专找对方的叛军,这可太有意思了。

纪炀等人坐下,了解完情况道:“让他们明日就过来吧,看看他们到底有几斤几两。”

想要得到太新县的资助,也要看这队叛军有没有资格。

以古博国的情况,他们境内肯定不止一处叛军。

年前叛军首领卫拓就已经递了书信,等待这半个月里确实难熬。

但也让卫拓能仔仔细细想明白前因后果,想明白之后,见纪炀的愿望就更强烈。

不管身份如何,纪炀跟卫拓都有共同的敌人。

纪炀想要收拾雷温两家,就要收拾掉他们的后台,古博国国王。

卫拓想要复仇,要杀掉害死他全家的王室,肯定要跟古博国国王对着干。

共同的目的,会让他们顺理成章走到一起。

而搭上纪炀,就是搭上承平国。

卫拓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心里已经暗下决心,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跟纪炀合作。

这样才能在有生之年复仇。

所以昌盛三十七年正月十八夜晚,卫拓带着手下李弦,以及副手便偷偷进入靖临关。

进关卡之前,三人都被搜身,确保不带兵器进入。

卫拓副手迟疑片刻,李弦也护了护匕首。

反而是卫拓直接解下腰间暗藏的武器,算是表明态度。

再说,他想杀人,根本用不着武器。

三人走到被带着到营帐前,也就李弦见过这里的防卫,剩下的卫拓跟副将下意识惊叹。

这种戒备森严的地方,难怪手脚比一般人轻便的李弦都能被捉住。

果然是有原因的。

不仅是这里的戒备让人惊叹,将士们的武器装备更让人眼馋。

他们这支起义军也有四五年时间,作为首领跟副将,怎么会不知道武器装备的重要性。

进到营帐里面。

纪炀看向领头的叛军首领,这是个身材高大不输吴将军的,只是身板没有吴将军厚实,目光凝聚,看着不似常人。

身边一个瘦高的李弦,还有个稍矮的副手。

三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瘦。

想想也是,被围追堵截那么久,物资都要冒险从关市弄,能有这个身体,已经很不错了。

纪炀笑着道:“这就是卫义士吧?久仰大名,请坐。”

上位坐的自然是纪炀跟吴将军,给他们三个安排的下位也应当。

等坐下之后,自然互相试探,卫拓迟疑片刻道:“不知纪大人让李弦带的话是什么意思,我等百思不得其解。除开这些,也是想感谢纪大人慷慨解囊,让我等渡过一个寒冬。”

纪炀略略知道这位的事情,知道他跟古博国有着血海深仇,其中一个皇子也是死于他的刀下,心底是有好感的,笑道:“听闻卫义士家中之事,但凡热血男儿,心中都会有所触动。”

“不免动了恻隐之心。”

吴将军跟着点头:“那古博国王室残忍无道,横行不法。哪有点礼义廉耻,好歹跟承平国同宗同源,这么多年的孔孟之道,不知学到哪去了。”

说完,吴将军隐晦看看韩先生。

下次能不能不要给他安排这些词了!

太拗口!

不过吴将军斥骂这几句,正好说到卫拓心坎上,想到妹妹,想到爹娘,开口道:“我家那事众人皆知,但那古博国王室做过的恶行不止这一件。”

“起义军里面,如今还有百人,每个人的身上的故事,都彰显他们的恶行。”

说到这,李弦跟副将拱手。

说起他们各家的事。

卫拓的副将通些文墨,三十多岁,七八年前本考中古博城内小吏位置,但他辛辛苦苦写下的试卷,到头却添了别人的名字。

副将争辩不过,伤了那家的家仆。

那家跟王室关系密切,反而诬告副将,说他舞弊,判了三年的苦役,每日要给王室修宫殿。

修宫殿的时候,每日只得一餐,其他时间则是吃树皮,啃泥土。

反而是巡查宫殿的王室成员经过,在营帐里大摆宴席。

副将气急,带着一群苦役抢了粮草厨房,然后四散而逃,最后加入卫拓的起义军。

好好的读书人,如今已经成了杀人无数的副将。

命运可见坎坷。

最后的李弦自小无父无母,日子自然更加艰难,跟着街上老乞丐一起行窃。

谁料偷盗大官头上,原本以为钱还了,再毒打一顿,算是了结,谁料那人竟然放狗要咬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