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111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4637 字 2022-11-26

说到底,不止要去看文饶县的猪羊,其他各县的经济也要抓起来。

本地马儿就不说了,不等军备整齐之前,肯定不会售卖。

如今的猪羊却是可以卖的。

特别是文饶县几万亩牧场的羊儿,奔跑在草原上,怎么看怎么香。

除开文饶县的东西之外,以及太新县连带附近两个县城种出来板栗,晒出的果干。

再有灌江府特有的珍惜兽皮,更有几个盐矿做出的上好细盐。

左右两县依托靠近灌江城做出来的各种手工。

更别说距离南边靠近蜀地做出的布匹,那布匹不算细致,却是寻常人家常穿的。纪炀上次巡查的时候,鼓励当地百姓在粮食种植之外,各家各户都种些补贴家用。

如今一年过去,都已经初现规模。

每个县都有可以深挖的点。

有山的,寻山货,种茶种果树。

有水的试着养殖,有土地的,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多多修建水渠道路。

一个地方安稳发展一年,都会与众不同。

如今纪炀看着下面文书,以及派出去的暗探明探,对灌江府各地的发展都很清楚。

这次从古博城出来,看着城墙开始修建,他固然开心。

但也说了一件事。

那就是银钱不足。

灌江府内的银钱不能全部掏空给到城墙,那任地一时有灾祸呢,将士们的吃喝呢,各地维护治安的银钱呢,急着修建水渠的村落呢。

衣食住行,哪个都重要。

甚至修城墙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百姓衣食住行。

万不能本末倒置,激起民怨。

灌江府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光脚不怕穿鞋的,各处的发展还在初期,更是脆弱,只能万分小心。

既然不能掏空家底,当败家子。

就只能搞创收了。

而创收就在灌江府的土地上。

在古博城的时候,韩潇曾私下问过,如果皇帝要把关市税给到宗室,或者给部分,那他要怎么办?

能怎么办,关市税款确实不少,但他不是只着眼这点银钱的人,更不会太依赖汴京那边的信任跟“大度”。

纪炀早就想好除开关市税之外的创收方法。

灌江府内十五个县的物件,既能卖到关外,也能卖到关内。

头一个要出场的,自然是早早养殖好的羊群。

这里的羊肉肉质鲜美,没有腥膻,吃起来还肥美,更因为牧场牧草充足,让此处羊群得以大量繁殖。

已经从最初的三千亩地,增加了五千亩,如今七八万亩,听说文饶县赵大人,还在联合其他县,准备一起做养殖业。

养羊这事,当初是太新县先做,但之后太新县转行专门种牧草,养羊的事就渐渐全都转移到文饶县。

所以纪炀刚进去文饶县附近,就能看到青青牧草,已经随着三月份的春风渐渐变深。

过了冬日,正在慢慢恢复精神的羊群懒洋洋的,还有小羔羊在旁边奔跑。

纪炀一来,原本在牧场巡视的赵大人立刻赶回来。

两人也是有段时间没见,上次文饶县去古博城关市卖羊皮卖羊毛,纪炀没去,等纪炀去古博城看怎么修城墙的时候,赵大人已经回来。

不过再见面,关系倒跟之前一样好。

他们到底从最开始就认识。

谁能想到之后的天翻地覆。

赵大人上来便道:“知府大人,许久未见了。”

之前还是知县大人,现在早改称呼了。

纪炀自己还有点不适应,甚至凌俊鹏,玉敬泉他们,还是喜欢喊知县大人。

纪炀笑:“今年的羊养得怎么样了。”

“没法种地的地方,尽量都在养。”赵大人喜滋滋道,“来的时候看到小羔羊了吗?中午烤来吃吧?”

“这会的羔羊肉很好吃。”

如今的赵大人,不仅精通养羊,还很会烤羊。

中午一行人的炙羊肉就是他来做的。

等这顿饭吃完,赵大人已经乐得找不到北。

因为纪大人一来,就是跟他说好消息。

这好消息就是帮他扩大羊肉的销路!

卖到汴京去!

怎么卖?

怎么运?

那么远的距离,太难了。

纪炀只笑:“这些路程对我们来说十分艰难,对那些豪门大户来说,左右不过费些精力的。”

汴京城内多少豪门世家,为了喜欢的一口吃食,自然可以派家中下人不远万里来寻。

那些想要投机的商贩,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所以他们不主动过去售卖,让他们自己过来运!

那你说让他们来?

他们就来吗?

纪炀直接道:“三月份的京都趣闻,会连载一个关于羊肉的小故事,到时候你就看看情况吧。”

别忘了,他手握汴京的话语权之一,汴京最厉害的两个报纸之一,京都趣闻!

京都趣闻里面可是有专门的广告版面。

他就把小故事放到广告版面里面,什么?怎么不写成软广,插播到小说页面?

那不是欺骗消费者吗!

纪炀早早规定,如果是广告的话,要提前注明是商家的消息,不能把真消息跟假消息掺和到一起。

套路中透露出那么点真诚。

他是办报纸,但不是无良媒体啊。

再说,广告放到连载话本的页面,时间长了,那质量自然会下降,还会让读者每每都会担心,自己看小说会不会落入什么陷阱,那多没意思。

所以,纪炀的打算是,在京都趣闻广告页面上登一个有趣的美食故事,再附上羊肉的几个食谱。

看广告等于看故事,看故事还送食谱!

保证他家广告是最吸引人的!

而这个故事,其实也并非现编,而是跟文饶县,太新县的真实故事有关。

就是太新县如今的捕头那轩老爹,那老爹的真实经历。

那老爹是最早跟着纪炀他们开辟农场的人,他之前是古博城百姓,早些年带着家人到灌江府生活。

没想到古博城回归,他又能回古博城看看之前的亲人。

其中有文饶县的羊肉做纽带,用从小养羊到如今年老开辟牧场为主线,讲述一个边关人的一生。

里面还绘声绘色讲了岁月变迁,如实描述那羊肉有多好吃。

这点可没骗人。

灌江府的羊肉确实味道极好。

在凉西州都是有些名气的,如今他们这的羊肉,大部分客户就是凉西州那边。

有周围地方做保证,也证明他们此地羊肉有多优质。

在文章最下面,放着手抓羊肉饭跟羊肉串,还有孜然羊肉的做法。

里面有些香料比较难买。

没关系,关外有卖的,开关市的时候,我们这里也可以帮忙购买!

还有一种果肉烤羊的方法,加了甜滋滋的果肉一起炙烤,果子好吃,肉也香甜。

这样的果子,他们灌江府太新县就种!

如果不是太有煽动意思,纪炀都想加一句,您吃的一块羊肉!就是边关的城墙上的一小块砖石!

夸张了夸张了。

这样的噱头一时可行,长久下来,还是保证产品质量为佳。

他们做的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把控好质量,才会让这个地方的羊肉经久不衰。

不管以后这里的知府是谁,不管是什么朝代,东西好,那就会让这个地方的百姓世世代代受益。

内里的事根本不用说。

文饶县赵大人只知道那是京都趣闻!

还是知府大人亲手操刀。

不管是京都趣闻的火爆程度,还是纪炀的本事,赵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在那上面打广告!肯定没问题!

他只用好好养羊,等着各路商贩前来购买!

如今他对羊的了解,那已经深入骨髓,随便来只羊,他看看屁股看看牙齿摸摸蹄子,就能看出是否健康,肉质肥不肥美。

给羊治病那也没得说,这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想看到成果的!

文饶县羊肉销路找到,猪肉基本就在本地售卖,如今还没形成太大规模,只够附近吃的。

说起来,经常来文饶县买羊肉的凉西州商贩,以前是不愿意跟灌江府这边做生意的,如今渐渐有了改变。

现在谁不知道灌江府治安变好了,甚至有人讲,以灌江府如今的发展,他们凉西州都赶不上。

没办法,纪炀确实不同,凉西州的知州都同意这话。

想当初灌江府要饭的名头多响亮,更远的潞州都不愿意跟这里沾边,现在可完全不同了。

现在灌江府慢慢发展起来,在纪炀的督促下,各地的撂荒的地慢慢收拾起来,保证粮食的同时,又加了许多副业,通过关市,集市等等,让内里的物件也流通起来。

东西好,卖得也不贵,凉西州的商贩自然愿意过来。

连南边蜀地的蜀商也往这边走了几趟。

只要自己地方发展好,就不怕没有机遇。

处理好文饶县牧场的事,纪炀知道,如今的羊群规模还不算大,等到边关的城墙修好,古博城以东的地方,也就是城墙外面,照样可以放牧。

那么大片的空地如果空着,他会心疼的!

文饶县的羊群还不错,太新县连带着南边两个县城一起种的果树也还可以,能卖果子的已经卖了果子,剩下全都晒成果干。

这里空气干燥,白日阳光充足,很适合晒成果干,虽说不如蜜饯那些好吃,但至少不用糖这种奢侈品来做。

虽说东西便宜,但也是个收益。

更别说去年关市,关外十分喜爱晒出的果干,一口气买了许多,这也给今年果农种植果树多了信心。

其他地方的特产一一看过,没有特别突出的县城,那就修水渠,做好灌溉工程,努力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