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5112 字 2022-11-30

纪炀回来这许多天,汴京中的局势悄然发生改变,林家武将那边显然很高兴。

宗室跟文官那边则低调不少,都怕撞纪炀手里。

特别是听说他要当汴京府尹,更是让人震惊。

纪炀治下厉害,这些大家都知道,但他对百姓好,对豪强那可是灭绝人性的。

一时间,朝中不少奏章都在反对这件事。

还没等皇上处理,又传出纪炀在搜集反对的名单,并放出话,所有反对他的,且没有正当理由的,肯定是心里有鬼。

心里有鬼,那他肯定清查。

???

这也行。

你是不是太嚣张了?

可纪炀嚣张,好像又很正常。

对方也没被吓到,反对声音更大。

皇上那边不动如山,只让吏部处理文书,等到九月份纪炀便上任。

皇上看出来,纪炀这样做,就是故意抖抖这里面各个派系,所以根本不插手。

还有一个多月纪炀才上任,完全有时间慢慢来。

宗室跟文家为首的文官,加上林家跟武将,几方热热闹闹吵了好几架。

那两份报纸更是打的有来有回。

不过再怎么吵,再怎么争,事情也还是在原点。

上面有皇上稳住,绝对不会让某一方势力过大,他就像定海神针,只要能主事的皇上在,不至于让各方失衡。

毕竟不动摇国本的清查某些党羽,是个技术活,皇上已经任命纪炀来做,那便不着急。

皇上的耐心,可是非常足的。

但皇上的耐心过于足了。

纪炀看到乔装打扮的皇子被送到他身边时,一时有些无奈。

他今日要去报纸小院看看,怎么皇子还来了。

这也行?

皇子还有些腼腆,认真道:“我早就想去看看报纸怎么印刷,怎么做的,只是一直没机会。这次央求了父皇,所以才能过来。”

皇子身边还有一个内侍,两个护卫,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人。

可皇上唯一的皇子堵在伯爵府角门处也不是个事。

纪炀干脆让平安把本来要去上学的小云中喊来。

今日本来是婉芸带着两个孩子去国子监报到,依照两个人的身份,他们两个去国子监上学没什么问题。

虽说跟国子监主簿不合,但国子监那样大,下面十三处机构,也不会刻意针对。

两人一个去武学,一个去宗学。

林婉芸自然是去医学当夫子,不过具体教不教课,还是看婉芸自己。

原本三人要一起去国子监,现在想着江云中跟皇子年纪相仿,不如一起带上,他俩也有个伴。

小云中小白鹤过来的时候,皇子还有些好奇,他自然知道他们兄妹俩,机缘巧合来在纪炀身边。

看到江云中身板的时候,皇子由衷艳羡,明明两人同岁,他个子却要更高,体质明显更好。

那江白鹤也是个机灵的。

皇子跟江云中今年都是十四岁,正是少年郎的年纪,江白鹤十二,还是个小姑娘。

皇子估计鲜少跟同龄人来往,显得很是高兴。

既然这样,干脆大家一起去报纸小院好了。

而且人多,也凸显不出皇子。

纪炀有些头疼。

可没想到接下来这几日,皇子竟然天天过来。

甚至跟着小云中练武。

纪炀:我还好,我挺好的。

不过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了。

纪炀再出去的时候,干脆带着云中跟皇子,身后多派几个护卫即可。

来这几趟,纪炀算熟悉皇子的性子,是个好脾气的,比当今皇上脾气还好。

估计是宫中唯一的孩子,虽不是皇后亲生,却从小在皇后身边养大,跟他父皇母后的感情极好。

这样长大的皇子,竟然没有皇室孩童的早熟。

若不说出去,反而像个家境殷实父母和睦的温和少年。

对于这样的少年皇子,纪炀稍稍放下心,做事的时候也会多说几句。

算算年纪,以后自己肯定要在他手下当差!

现在不打好关系,那他就是傻子!

更意外的是,皇子跟江云中竟然关系不错,江云中不太知道皇子的身份,只当是纪大哥认识的人。

这会去报纸小院看印刷的新报纸,两人甚至一起骑马过去。

小白鹤欲言又止,到底什么都没讲。

大概是觉得傻人有傻福?

一般来说,报纸都会提前收集素材,然后排版印刷,所以到报纸出来的前一天,整个小院都会非常忙碌。

映月郡主刚到门口,就被她夫君晁盛辉送了回去。

那油墨闻多了对孩子不好。

等晁盛辉回来,就看到纪炀,小云中,还有个叫余九少年一起看着他。

明显在说,看看你对你媳妇的样子。

晁盛辉摸摸鼻子:“等你们有媳妇就知道了。”

晁盛辉又看看纪炀:“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

纪炀干脆点头,好像说的没错。

两个少年则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说,什么媳妇不媳妇,不如印刷让他们感兴趣,两人甚至亲自动手试了试。

纪炀看着皇子融入得非常顺畅,也就没说什么,看了明天要出的报纸。

明日七月二十,正是报纸发行的时间。

从昌盛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办的报纸,到现在有三年半的时间。

三年半里,京都趣闻成为汴京,乃至整个承平国街头巷尾必看的报纸。

本来按照皇上的意思,宽限几期也就行了。

但京都趣闻一直恪守本分,绝对不妄议朝政,一来二去,也就继续办下去了。

这几年里,其实也有几个小报纸出现,但到底不如京都趣闻有意思。

更比不上汴京文报高雅。

这两个报纸几乎占据了所有市场。

也是两个党派的喉舌。

就算以前那些老顽固的不知道报纸的好处,这么长时间过去,早就摸清内里的玩法。

可惜了,他们的对手是纪炀。

纪炀回来,自然多次来看京都趣闻,保证新奇又夸大,有意思还有真实性。

这才是报纸长久不衰的秘诀,那些动辄夸张言论的,没多久就会被取缔。

说起来,以后取缔报纸这差事,也是汴京府尹需要干的。

毕竟发生在汴京府内。

既然这样,他这的京都趣闻就更要小心谨慎。

报纸既要有意思,还要有内容,更不能过线。

广告也不能太多。

听到纪炀这些要求,晁盛辉跟苗书杰两人都有点哀怨。

听听,这是人类能提出的要求吗?

跟在纪炀身边的其他小吏早就习惯了,他们都是从灌江府跟着出来的,这些要求?很难吗?没发现啊。

说起来,从灌江府跟来的人,最近一段时间也算长见识了。

汴京确实是好地方,他们大人也确实是厉害人物。

能得知要在京都府当小吏的时候,小吏鲁战,岳文塞等人,那叫一个兴奋。

跟对了领导,那一定能升职!

不过大家也奇怪,一般来说任命下来,虽说到九月份去任职,可都会提前去府衙看看。

为什么他们大人气定神闲,这都七月底了,就算路过汴京府衙,那也是不进去的?

纪炀还是那样淡定,笑道:“咱们不就在了解汴京府吗?谁说只有进了府衙,才是了解汴京?”

“汴京城内外,到底是百姓多,还是那些官员多?”

这还用讲,肯定是百姓多啊。

特别是京郊百姓,周围种菜的卖花的做手工的织布的,全都在给汴京城提供生活用品。

难道他们就不重要?

要了解一个地方,不一定要去府衙了解。

皇子徐九祥在旁边若有所思,他最近跟着纪炀,也算跑东跑西,汴京城内大多走了一遍。

按照行程,后面半个月就要去京郊田地庙宇等地。

为了安全起见,他是不应该去的。

但徐九祥却隐隐觉得,自己不去那才是损失。

纪炀没想到,因为自己一句话,当晚回宫的皇子又跟父皇请求跟着去京郊。

所以第二天起来再看到徐九祥,纪炀忍不住摇头。

算了,如今也算太平盛世,没人敢强行拐走皇子吧?

接下来大半个月里,皇子跟着纪炀算是走遍汴京大大小小的地方,实地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十四年的地方。

越走下去,徐九祥越觉得天地宽广,他所在的皇宫实在太小了。

江云中听此笑道:“这还叫大?你是没去过灌江府,灌江府才叫天地广阔。”

“站在古博城上,更能知道,什么叫大漠孤烟直。”

眼看徐九祥眼睛越来越亮,纪炀赶紧打断:“那里骑马都要走二十天,平常要去至少两三个月,多少商贩在半路上病倒。”

“是不好走的。”

不是他心狠,直接打断皇子的想法,是实在不能去啊。

好在皇子徐九祥确实是听劝的,认真想过之后,叹息道:“是了,那里太远了。”

是他这辈子都不能去的地方。

纪炀见此,安慰道:“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曾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时候各司其职,更为重要。”

这会身边人少,只有小云中在旁边,纪炀也大着胆子道:“您父亲也并未去过灌江府,却不妨碍他的英明决断。”

徐九祥心里渐渐开阔,拱手作揖道:“是我想岔了。”

江云中这才有些疑惑,这会要是再不能发现异常,那他是真的傻了。

走过京郊各处田地,纪炀还要往远处走走,徐九祥自然不能跟着,但过了几日宫中下令,想让江云中去宫里当皇子伴读。

江云中本人差点把手里筷子吃下去。

怎么好端端在吃饭的时候说这件事啊。

纪炀,林婉芸,江白鹤倒是早有些预料。

皇子确实需要伴读,宗室那边也喊了许久。

最近皇子跟着出去办差的时候,隐约有这样的想法。

反正总要找个伴读搪塞,不如找纪炀身边的人。

江云中无父无母,只有纪炀这个认的哥哥,本身又习得好武艺,选江云中进宫,竟然再合适不过。

江云中忍不住道:“他还真是皇子啊。”

他刚开始只觉得是个好玩伴,谁能想到身份这么尊贵。

皇上提用纪炀身边的人,自然又给他即将上任汴京府府尹一层保障。

现在就差直白地说,纪炀,他亲信,不要惹!

也是,要用他来动汴京那些宗室,不给点好处跟体面怎么行,就算是把刀,也该开开刃的。

江云中对进皇宫当伴读,还是很兴奋的。

别看他十四岁,但跟着也算走南闯北,又是在军营里练出来的骑射武功,再加上天赋好,其实当个护卫完全够格。

江云中进宫后,皇上也考究一番,发现这少年郎确实可行,他既是伴读也是护卫,身份一跃而上。

江白鹤对此倒是没什么想法,只是在国子监里,更多人过来巴结而已。

她上的国子监里的宗学,都是宗室子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