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方老汉一个人照看方婆子,从得知消息到天黑方婆子醒来一句话没说。

自家婆子的娘家事他不清楚,他遇到婆娘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人。有一手做饭的好手艺,在军营旁边给那小饭馆的老板打下手。两人看对眼后,也没办亲事。婆娘抱着一个红布包袱就跟了他。后来他退役,带着婆娘从前线回到村子里,两人就这么相互依偎着过日子。

婆娘娘家有什么人,婆娘什么身世,她没说,他也没问。糊里糊涂二三多年过去,突然身边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可怜寡妇成了婆娘娘家亲妹,方老汉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儿。

老两口相顾无言许久,当天饭也没吃,带着桂花婶子的棺木连夜驱车走了。

天黑得深沉,周攻玉要送,他们俩也不让。

方木匠直言让两人管好食肆里的活儿,驱着牛车身影就消失在夜色之中。人一走,食肆里冷冷清清。安琳琅的跟屁虫老爷子前几日怒气冲冲地离开都好几日,至今没回来。主仆三人(师徒)的行李还在二楼,安琳琅不知说什么,转身回食肆。

周攻玉站在食肆门口,抬头看着西疆一望无际的星空。

微弱的光从食肆的屋里照出来,映照着他半个身子半张脸。他本就是一副疏离长相,此时神情十分冷淡。广袤的星空明亮无比,没有丁点儿污秽。周攻玉笔直站在夜色之下,修长的身影仿佛一尊没有情思的神像,与舒冷的神色相得益彰,超脱于尘世繁芜之外。

许久,不止站了多久,他收回视线,转身回了屋。

忙了一整天,一家人心情不好,谁也没顾得上吃饭。周攻玉此时站在后厨的门口,看着袅袅的水汽之间安琳琅一手执刀一手按着香葱咄咄切葱的身影。一旁的灶台边上吊罐里香浓的鸡汤味儿弥漫开来。摇曳的烛火之下,安琳琅偏过半张脸来:“心情再不好也该吃饭。”

周攻玉面上淡漠的神情骤然如冰雪化开,他怔忪了一瞬,转而笑起来:“嗯。”

“需要我烧火吗?”他迈步进来。

安琳琅切好葱段,一手拿着小勺飞快地在瓶瓶罐罐中挑起了调料:“自然。先烧一锅水出来。”

三月眨眼过去,明儿就是四月。四月里天儿渐渐热了,屋外灌木草丛里蛙声虫鸣一片。清风徐来,后厨飘着香浓的鸡汤味儿,安琳琅纤细的身影从中穿梭,倒是恢复了几分平静。

两人就着鸡汤一人吃了一碗手擀面,饭后两人围在小方桌边算账。

食肆才开张两个月,通体来说是在试运作,其实没有章法。生意一直这般红火,靠得是安琳琅出众的手艺和层出不穷的新食谱。每日卖什么菜色都是当日变更,这般行径跟东打一榔头西打一榔头没区别。虽然也赚了些银子,但这般无规划的经营下去,肯定会一团乱。

“从二月初八开张至今,一共赚了八十六两。扣除成本,净赚大约六十两。这是在没有算大厨工钱的基础上,”周攻玉放下手中账本,“两个月,辛苦你了。”

安琳琅:“怎么滴?你想要工钱?”

“你若是给我开,那自然是却之不恭。”周攻玉微微一笑。

安琳琅还以假笑:“你想得美。”在家吃在家喝还得吃补药蕴养身子,要个屁的工钱。

两人对视一眼,利索地翻过这一篇。谈起接下来的安排。

老实说,在武原镇开食肆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地方虽然能接到第一批的西边商旅商队,但毕竟不是日日有的生意。再来,武原镇没有府衙没有能代表朝廷管事的办事处,成了最大的问题。先前没出事儿之前还不明显,这回一出事弊端就显现出来。

若安琳琅早前没有那个运道跟林主簿打上交道,后来又引来老爷子相助。这回老鼠药吃死人的事很难掰扯清楚。即便最后掰扯清楚了,食肆的名声还是会受损。别处不知内情都人还是会怀疑吃食安全。毕竟事关自己的命,谁也不会侥幸。

“想去别处开分店,目前来说有点难。”周攻玉跟有读心术似的,一眼看出安琳琅蠢蠢欲动的心,“先不说说服爹娘背井离乡不容易,就说目前六十两净赚,去武原镇以外的地方可能不够开分店的成本。再来,就算有本钱开,武原镇的这个食肆你预备如何处理?卖掉?”

卖是不会卖的,这食肆是安琳琅来古代开的第一家店。虽然才两个月,但付出了不少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