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二进局

“我想让ta看见。”

“是亲人吗?”周主编谨慎地问。

楚君杭摇摇头,嘴角流露出一丝苦涩。

“我的家人其实并不支持我去从事电竞相关的工作,更不同意我成为职业选手。”

说到这里,楚君杭有些局促,目光闪烁。

周主编微微点头,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讲下去。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

背负着不理解与前行,有如在黑暗中登山。到达顶峰后,才能纵览浩淼星空。

“我记得在之前的采访中,你说希望组建一个电竞社。”周主编和蔼地笑笑,“进展如何?”

“失败了。”

“哦?”

王书记也是一头雾水,什么电竞社?他悄悄走出门,给文学院辅导员打了个电话。

“喂,是符老师吗?”

“咱们学校有电竞社吗?”

“哦……正在筹备。”

周主编合上本子,说:“真遗憾,本来今天还想参观参观。”

话音刚落,门口就响起了王书记的声音。

“电竞社已经建成,只是内部装修还没弄好。您要不介意,我们欢迎您来参观。”

这倒是有趣。周主编回头看了楚君杭一眼,问:“你不是社长吗?”

“既然能参观,咱们就按计划来。”

——

所谓“电竞社”,不过只是一间摆满了电脑的教室。

周主编走进去,用鞋子轻轻点了点还没干的地板。

明显是刚刚才收拾出来的。

“这里确定是电竞社吗?”

符老师被他这么一问,有点慌张,额头上的汗更多了。

“是,是吧?”

老旧落灰的电脑,木制板凳,甚至没有耳机和wifi。

周主编只让摄像师拍了几张照片,随后离开了这间“机房”。

月中,一篇名为《电竞的未来》的文章发表在首都周闻头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文章从“高校对抗赛”入手,向社会介绍了这个隐藏在光芒下默默无闻的赛事,以及电竞行业的现状。

除去对楚君杭的个人采访,最让人意外的,当属第二篇访谈。

记者:请问您是否了解过今年的“高校对抗赛”?

fme:是的,我有关注。

记者: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fme:几十支队伍、上百人参加比赛,最后没有一个会成为电竞职业选手。

记者:您用了“会”这个字,而不是“能”?

fme:对。因为他们很少有选择的权利。

残酷的中、高考,被从小给予的优质教育,不是为了让他们长大之后去“不务正业”,去“打游戏”的。

电竞在发展,可思想却始终停滞不前。

fme:我欣赏楚君杭的勇气,能够顶住家庭,甚至是学校的压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另外我还想纠正他一点,“路”从来都不是自己走出来的,因为有人会在路上设下陷阱,也有人会为你铲平高坡。

井焰把话说得很隐晦,但网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鱼叉:

我没看错吧,电竞社?我只在我爷爷家见过这种电脑,3分钟内开机都要感谢上苍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