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陶二娘像听到天方夜谭,再问了一遍,“那东西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她的表情滑稽,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陶二娘不好意思道:“我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没见过世面,让小娘子见笑了。”

秦宛如摆手,“实际上多数人都没见过,因为它是从天竺那边由胡商带过来的,只少许种在富贵人家的花园里做观赏用的。”

她这一解释,陶二娘听明白了,“如此说来,必定是极其昂贵的了。”

秦宛如:“对,因为稀少,所以非常昂贵,比上好的绸缎都要贵。”

陶二娘“啧啧”两声,说道:“我们一家人都是种的庄稼,没种过这种金贵物,只怕不敢种。”

秦宛如笑道:“无妨,它也没有那般娇气,你看我都能在花盆里种活,你们种地的经验比我丰富多了,必定要容易得多。”又道,“我们过来时看到你们已经把地翻整过了,是什么时候翻整的?”

陶二娘坐到门槛上,说道:“深秋农闲的时候翻的,那时候男人受了点风寒,还是我自个儿翻的呢。”

秦宛如赞道:“陶娘子厉害,把地翻整后种出来的庄稼收成好。”

提到种地相关,陶二娘打开了话匣子,“深耕细作才有好收成,把土地翻整得越深,土壤才会疏松,便于肥力渗透,有一些地里的虫子也能翻出来不让它们过冬,这样来年地里的虫害就少……”

她一本正经的说了许多种地经验,秦宛如听得也认真,还有除虫的方法,有烟熏,某些草药可以泡水洒到作物上达到驱除作用等等。

方才她还局促不安,被秦宛如引导安抚,变得镇定多了。

稍后董世远和蔡家的一并过来了,院子里一下子聚了不少人。

秦宛如把方才跟陶二娘讲的话又细叙了一番,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那董二郎是个好奇的,十七岁的年轻人,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清明,显然对白叠子生了兴致,问道:“秦小娘子,我们可以见见那种东西是什么模样的吗?”

秦宛如笑道:“可以,不过今日不行,改日我带过来给你们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