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秦致坤答道:“从长远来看,利国利民,若是国家控制盐价,就不会出现乱涨乱飞,朝廷总不会让百姓连盐都吃不起。”

秦老夫人点头道:“若是为了民生,便是好的。”

秦致坤:“官方垄断专卖,将是一大笔财政税收来源,于国库也是有利的。”

秦老夫人想了想,做总结道:“如此说来,不论是谁去干,这都是一件利国之事。”

“是的,儿困惑的是如此上佳国策却落到王家手里,委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我倒想明白了。”

“阿娘何出此言?”

“你仔细想想,梁王是姓赵,他们扶持的太子垮台了,但天子也是姓赵。”

这话令秦致坤有些悟了,自言自语道:“两个侄子都姓赵。”

秦老夫人英明道:“不错,皆是名正言顺的皇位传人,虽然垮了一个,但还有一个在那立着,况且这是利国之策,利的是大燕,而非王家。”

秦致坤瞬间开窍,“儿明白了,梁王若想做事,就得依靠天子的手,废太子对他来说已经是弃子。”

秦老夫人点头,“多半是的。”

秦致坤还有不明之处,“那王简掺合什么呢?”

秦老夫人:“你傻,那天子可是他外甥,太后又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姐,他跟梁王搅和,定是有目的的。”

秦致坤一时被搞得有些糊涂,“赵王两家死对头,难道也有协作的时候?”

秦老夫人:“哪能这么泾渭分明,不过我觉得奇怪的是王简为何要与你说这些,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