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秦致坤:“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所以才说他邪门儿。”

秦老夫人大胆揣测,“会不会是那小子拉拢你为王家所用?”

秦致坤乐了,“阿娘也太瞧得起我了,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心中藏着疑问,琢磨不透。”

方氏:“依我之见,你就像上次在章州那样办事就好,中庸一些,不出挑,也别拖后腿。”

秦老夫人赞同道:“这话云娘说得好,中庸之道方才是求存之道。”

秦致坤也表示认可,“近来只怕要风声鹤唳了,若是有人上门来求门路,你们定要谨慎处理。”

秦老夫人:“你且宽心,我们不会给你拖后腿坏了你的名声。”

三人坐着说了许久,对未来的路是非常忐忑的,可是若想往上爬,总会遇到诸多阻拦。

前路漫漫,进京来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秦致坤颇有几分感慨。

夫妻俩回房后,秦致坤又问了一遍先前问过的话,“云娘可曾后悔跟着我?”

方氏非常乐观,“上回你接了差事就升了官儿,这一回接了差事说不准还能升官。”

秦致坤被气笑了,“你想得倒挺美。”

方氏语重心长道:“老秦啊,咱们不妨把胆子放大一点,你行得正坐得端,跟着天子走,处处谨慎着些,中庸一些,以后总能遇到一些志同道合之人作伴,遇到事情也有人商量,就不会这般担惊受怕了。”

这话很好的把秦致坤安抚了,“还是自家媳妇儿好。”

方氏叹道:“我们毕竟是妇道人家,对外头的事也是一知半解,不能替你分忧。家里头也没有其他男人,再加之京里也没有知交熟识的倚靠,什么事情都是你自己拿主意,心里头惶惶我们也没辙。”

秦致坤握着她的手道:“只要有一家人在身边,我就感到安定。”

方氏点头,“你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