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窦氏:“就拿你们之前做到被褥子上的那个招牌来做就好,红色底,烫金字,如何?”

秦宛如点头,“极好。”又道,“我要把咱们做的第一床被褥子,第一个线滚,第一支白叠子这些东西留一个纪念。”

窦氏笑道:“你那第一床被褥子还在我那儿,没用,搁着的。”

段珍娘好奇问:“那第一支白叠子呢?”

秦宛如:“家里头供奉给织女娘娘的,我去取来,她应该不会怪罪。”

几人走了许久,牙人才领着她们去了县里最好的地段。那边有家是做玉器生意的铺子,要搬走,把铺子腾出来转手,她们过去看了看。

那商铺方方正正,也宽敞,只需稍加修缮便能使用。

窦氏是瞧得上的,段珍娘也觉得可以,问牙人租子,开口要二十多贯,要价颇高。

对此秦宛如有不同的看法,说道:“我其实有一个疑问。”

两人同时扭头看她,窦氏:“你且说来。”

秦宛如一本正经道:“姻伯母以为,咱们为什么要选择在闵县种白叠子呢?”

窦氏理所当然道:“因为租子以及人工,各方面都比较便宜,能省下不少成本。”

秦宛如又问:“闵县加工出来的白叠子主要的销路是?”

段珍娘:“京城。”

秦宛如:“咱们一千多亩白叠子种在这里,当地人会不知道白叠子这个东西吗?”

这话把两人问愣住了。

秦宛如指了指玉器铺子,分析道:“诚然这里的地段是极好的,客流量也大,但对我们的铺子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一千多亩白叠子待到秋收时就是最好的招牌了,当地人多半也会去围观看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