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若是像范谨或蔡六郎这样的家庭则是不会使用棉花的,因为每一文都来之不易,棉花对他们来说还属于奢侈品。

孔氏坐在后院里刺绣,范谨从外头回来,说道:“今儿咱们胡同里全是人,都往段家跑,就跟过节似的。”

孔氏笑道:“人们可不傻,前阵子炒得这般火热的白叠子,四百文一斤的东西,现在才卖一百三十文,就是颜色差了些罢了,用处还是一样,谁不想讨些来试试。”

见到自家屋里也有不少,范谨诧异不已,“阿娘也去讨了?”

孔氏:“我哪有钱。”顿了顿,“秦小娘子心善,给我送了好些来,先前说两幅刺绣收一幅的价,剩余的用白叠子抵,结果我还是占了她不少便宜。”

范谨抿嘴笑。

孔氏自顾说道:“今年这个冬天比去年过得好。”

范谨“嗯”了一声,问:“这招牌她们急着要吗?”

孔氏:“不着急,我绣得也慢。”

范谨提醒道:“阿娘悠着点,莫要伤了眼。”

孔氏:“我心里头有数。”

张家胡同里的热闹持续了两三天才消停,这批白叠子全部处理完又换了好几十贯铜板。

先前秦宛如把段珍娘的利润捞了些来买轧棉机图纸,现在全部填回去,账目算是填平了,相当于她干了一年就挣了个轧棉机图纸。

值!

在方氏安排仆人清扫段宅时,远在魏州的方二娘总算到了京。她是走的水路,要在闵县码头落脚,而后从闵县进京。

一路风尘仆仆而来,可算被段家的家奴蹲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