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秦宛如:“也可。”

三人细细商议,就白叠子的价格做一个初步定价,以便西市商铺弄好后接预订单子,并且是只走零售,不能让商贾从中赚取差价,把价格打乱了,妨碍后续筹谋。

待官府出面与曹家商谈作坊事宜敲定后,窦氏对一年四十六贯租子是满意的,十年起租。

段珍娘也觉得划算,虽然场地破烂,但它的面积是实实在在的,利用率也高。

把租赁契约签订后,窦氏命家奴回府调派人手过来帮忙改装废弃染坊,又给秦大娘亲笔写了一封书信,叫她安排贺家常请的建筑木工过来看场子。

没过两日,贺家那边过来数名身强力壮的汉子,建筑木工蒋大弥也一并走了这趟,并且年前窦氏定做的招牌也取了过来。

段珍娘命仆人将其挂到铺子雨檐下,正红色的底,烫金字,当初秦宛如亲笔写下的“棉匠”正式挂牌了。

秦宛如叉腰站在街道上看那招牌,感到无比兴奋。

彩英也高兴不已,最初的白叠子只长在那二十几个花盆里啊,它们总算被挪出来正儿八经向世人露脸儿了!

“小娘子了不得!”

秦宛如咧嘴笑,问:“我的字好不好看?”

彩英拍马屁道:“好看!”

段珍娘也站到街道上观望,看有没有摆正。

周边有好奇的邻里过来围观,那个字他们极少见过,有人问读什么。

秦宛如回道:“跟绵羊的绵一样,只不过绞丝旁会变成木头,因为是从地里头长出来的,质地却跟绵羊毛一样。”

仆人把招牌挂好,让她们看有没有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