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而京里的秦家则着手操劳秦二娘的婚事。

范谨入职翰林院,每月也有五贯左右的俸禄,张家胡同这边到底太远,不方便他上值,于是方氏找牙人租房。

秦二娘自小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母女跑了好几趟,才相中了玉泉坊那边的一处一进宅院,面积紧凑,不算宽敞,但胜在不旧,直接可以入住。

范谨只有母子,三个主人,往后绿袖陪嫁过去,再请两个家奴便能应付。

巴掌大的宅子一年也要十五贯,方氏自掏腰包付了,随后又添了些家用器物,打理下来像模像样的。

秦老夫人也亲自过去看过一回,正房有三间,厢房各二间,倒座房三间,住几个人倒也合适。

主要是出行方便,离范谨上值的地方不算太远。

把住处操持好后,陈婆子等人把母子二人带过去瞧了瞧。

孔氏简直受宠若惊,范谨倒是淡定,这样的宅子以前他们家也曾住过,若不是为了范父砸锅卖铁落得人财两空,何至于落到现在的狼狈。

所幸的是最艰难的那几年总算熬过去了,在朝廷里授了职,娶了媳妇儿,日子总能慢慢往上走。

在听到宅院一年要十五贯时,孔氏只觉得肉疼,以前他们一年能挣几贯钱就已经不容易了。

陈婆子笑道:“我家主母说了,等以后儿女们成了亲,再立业,日子总会蒸蒸日上。”又道,“范郎君去翰林院上值太远,还是早些搬过来方便些。”

孔氏道:“我这哪是娶儿媳妇,完全是嫁闺女。”

范谨从正房出来,打趣道:“阿娘就当是嫁闺女好了,我软饭也吃得理直气壮,反正以后是要把秦二娘供到天上去的。”

这话把陈婆子等人逗笑了,孔氏嫌弃道:“出息!”

看完宅子回去后,母子商议何时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