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活口

………………

桑海城,小圣贤庄藏书楼前。

荀子一身衣服打理的一丝不苟,年事虽高,身形却依旧挺拔,缓步走入了藏书楼中。

整座小圣贤庄,不谈活生生的人,就属这栋藏书楼的价值最高,甚至这一栋楼的价值比整个庄子都高。

不过小圣贤庄从来不安排人在门口值守站岗,哪怕多年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藏书楼失火的‘意外’之后,还是坚持如此。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小圣贤庄的体制和其他江湖门派势力不同,它本质上是个书院,弟子们进来是为了学习的,而不是抱团取暖,不可能给他们安排站岗的活儿。计

至于特意找几个看门的过来……可以是可以,小圣贤庄的山门就基本上等于外包的,但藏书楼的意义毕竟不同,就没这么做。

反正就算没有防护,也没几个不怕死的敢来这里偷书。

因为付出与回报完全不对等。

藏书楼中珍藏的孤本古籍是很有价值,但也只是具有收藏价值而已,以如今这个混乱的世道,为了一点点收藏上的兴趣爱好而开罪儒家,太不明智。

如果是对某些书籍的实际内容有需求的话,可以过来抄录嘛,只要不牵扯到少数秘辛,小圣贤庄基本都会同意。

荀子这些年隐居竹林,鲜少出门,但藏书楼却是常来的地方。

虽然他要看什么书只需要跟随侍的小书童说一声就会有人送来,但他还是喜欢自己过来找。计

荀子大多数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书。

他看过的书太多了,百家经典早已多有阅览,现在已经很难说自己特别需要看哪一本书了。

所以他都是在藏书楼内随意翻找,若是看见了新奇感兴趣的,或是心血来潮想要温故知新,便会带回去细看。

藏书楼很大,也很高,中间的区域是完全贯通的,第一层排列着大量纵横整齐的书架,而再往上每一层都是一圈一圈的书架,有些类似于塔楼。

空间很大,书架很多,但是书籍的数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就这个时代而言,确实很多,但以绝对数量而言,就不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