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砍人的,分肉的,要饭的

扬州。

周瑜府。

名为楚淮的男子伫立良久,最后长长一叹:“罢了,罢了,不管是何事,终归欠你一命,就以此偿还吧。”

说完,他也不等周瑜回府告别,直接留书一封,然后飘然离开了周府,径直向北而去。

荆州。

水镜庄。

学堂里。

两个少年坐在里面,正在辩论着什么。

其中,一名少年面如冠玉,风度翩翩,而另外一名少年容貌则是略显普通(确认)。

此时两者辩论起来,那俊逸少年一脸淡然,就连语气也是平稳有力,显得十分老成。

倒是那容貌普通的少年争的是面红脖子粗,语气也是慷慨激昂,让本就普通的容貌显得更加普通了,光看表象似乎是辩论不过急眼了。

可实际,若是仔细听来,两人的辩论却是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不相下。

至于为何两人的表现差距如此之大,只能说是性格使然了。

而在两名少年旁边,一名儒衫老者听着两人的辩论,也是目露欣赏,不过看着那面貌普通的少年那副激动的样子,老者又是有些无奈。

此子除了相貌普通之外,天赋才华俱佳,丝毫不逊于阿亮,就是一遇到阿亮就十分容易激动。

不用说,能在水镜庄如此辩论的少年,自然是庞统和诸葛亮了。

而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辩论的老者,正是连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都表现得极为尊敬的“三先生”。

面对庞统和诸葛亮在辩论时截然不同的表现,三先生沉吟片刻,就欲开口教导一番。

可就在这时,他身形也是微微一顿。

一抹沉思之色在眸中闪过,老者抬头朝着北方望去。

这个时候邀请他一聚,莫非是此番北疆之战有什么新的发现?

心中略一沉吟,老者缓缓开口道:“好了,阿统,阿亮,今日的辩论就到此为止。阿统你在面对阿亮时还是显得太毛躁了,成大事者,当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至于阿亮,有时太过老成持重也并非好事,保持一定的朝气和冲劲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