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好事”成双

“陛下有令,臣定当遵旨。”贾蕴沉声应道。

崇明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贾蕴的做法,崇明帝心里是赞赏的,毕竟太上皇将乐平公主下嫁给贾蕴是为了拉拢,这等事恶心的崇明帝不行,如今贾蕴的胡作非为,确实让崇明帝舒心不少。

太上皇不是打算拉拢吗,贾蕴这里照单全收,可心志不移,让太上皇赔了女儿又得不到好处,着实是大快人心。

沉吟片刻,崇明帝意有所指地说道:“不久之前皇后曾向朕提过让福王纳祖母身边那个贾家女为王妃,此事你如何看待。”

听着崇明帝谈及此事,贾蕴心中一跳。

自从晓得这事后,贾蕴便想着彻底解决贾元春这个“隐患”,只是并没有什么好借口去寻老太妃,所以贾蕴一直压着。

如今崇明帝自己谈起此事,那贾蕴就不用顾忌崇明帝的猜疑,开口道:“若是臣的姑姑能服侍王爷,自然是贾家的荣幸,只是臣的姑姑年老色衰,怕是怠慢王爷了。”

贾蕴不会傻到直言拒绝,若是直言拒绝,未免有轻视皇子龙孙之嫌,故而贾蕴拿元春的年龄说事,谁让二十几岁的女儿在古代有年老色衰的说法,正当理由,不用白不用。

听见贾蕴婉言拒绝,崇明帝也明白贾蕴的意思,这是不想贾家的女儿与皇室扯上干系。

原本崇明帝事想着日后让贾家女侍君,以安贾蕴之心,可如今看来倒是不用。

贾蕴已经表明自己的忠心,若是崇明帝还纳贾家女,这无疑是表明崇明帝对于贾蕴的不信任,就如同贾蕴早前说过的,君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

至于拿福王说事,这是崇明帝在试探贾蕴的态度罢了,若是贾蕴表达不愿之情,崇明帝还能将话圆回来。

崇明帝点了点头道:“贾家女年龄大了些,确实不适合福王。”

贾蕴闻言不置可否,如今贾家能出嫁的女儿只有元春和迎春,探春和惜春年幼,自然不在其内。

而迎春是庶女,绝不能做王妃,所以说只有元春才有可能,只要断了元春的路,其他的也就不必担心皇室打主意了。

念及此处,贾蕴大胆道:“陛下,臣那大姑姑年纪大了,再拖下去可就晚了,臣斗胆,请陛下开恩,允臣姑姑出宫,与家中长辈叙天伦之乐。”

既然话到头上了,贾蕴便再试着让崇明帝开恩。

崇明帝抬眼看着贾蕴,笑道:“祖母甚是喜爱贾家女,你倒是为难朕。”

贾蕴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臣不敢为难陛下,若是陛下为难,陛下就当臣胡言乱语。”

虽说贾蕴心里希望崇明帝下旨办成此事,可他不能着急,他的根本还是崇明帝的态度,绝不会为了所谓的隐患惹崇明帝不满,这是根本之道。

崇明帝见贾蕴态度端正,爽朗地笑道:“也罢,就凭你小子这片忠心,朕寻个正当的由头再与祖母念叨一回。”

听见崇明帝要寻正当的理由,贾蕴眼珠子一转,开口道:“陛下,不是过段日子臣就要迎娶公主,可公主身边少了女官,不若让臣的姑姑跟在乐平公主身边当个女官。”

大乾朝皇室规定,公主下嫁后,必须派一位老女官给她,全权管理公主的大小事务,元春在宫中多年,正符合标准。

崇明帝闻言开口道:“倒是个好主意,待朕得空去请示祖母和母后,你且放宽心办自己的差事。”

贾蕴房里跪在地上感恩道:“陛下对臣恩德,臣铭记在心,日后定当紧守本份,为陛下所驱使。”

听着贾蕴忠心的话,崇明帝心里舒畅不少,于是摆手道:“行了,跪了几个时辰,先在这儿歇息一会,待会陪朕用膳。”

皇帝邀请臣子用膳,这是大恩典。

“是。”贾蕴躬身应道。

s:这回打算把宝钗和元春一并搞定,宝钗的事后续会安排好,毕竟要想合情合理地收下,只能出动非常规手段,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设定一个公主的原因,这个人物出现的时候我就说过这是一个工具人,宝钗和元春只是其二,以后还有其他的需要公主出手,既然写红楼,不收集“金钗”,那我也就不会写红楼了

还有,今天可能就一章,看情况而定,能写出来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