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所谓四司,是帐设司、茶酒司、台盘司和厨司。

六局则是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和排办局。

这种模式最初是从宫中流传出来的,而后便是京城各大富贵人家纷纷效仿,最后传入民间,形成了这个特殊的行当。

两宋期间,在春社、秋社、重阳、端午等节日或是民间的婚丧嫁娶、甚至于进士们的鹿鸣宴、举子们的同年宴等,都会请四司六局的人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只要钱花到位,宴席保证给你办得既省心又有排场有面子,很快就在宋朝的大城市走红起来。

但是在夏月初看来,四司六局其实颇有些赘冗,期间有些职责也互有重叠,想来应该是两宋时期太过于讲求排场导致。

所以夏月初近些日子就在琢磨,也跟薛壮询问了不少关于京城的事儿。

得出来的结论便是,四司六局的全套排场,若是搁在京城之类的地方,肯定还是有市场的。

但是按照眼下的情况来看,别说是永榆县了,就算是东海府,怕是也没有几家会弄出这样的排场。

倒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太过张扬。

当官的自诩廉洁不敢排场太大,有钱人也少有这么高调炫富的。

所以夏月初打算将其简化改动一下,四司只保留茶酒司和厨司。

将果子局、蜜饯局和菜蔬局合而为一,统称为果蔬局。

剩下的帐设司、台盘司、油烛局、香药局都归入排办局中。

如此便剩下二司二局,到时候根据宴席的大小和排场,增减人手便是了。

夏月初要跟善大嫂子商议的生意便是这个,她在永榆县把二司二局的生意张罗起来。

她负责培训茶酒司和厨司的人手,而善大嫂子负责培训果蔬局和排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