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李珣规规矩矩坐下。

皇帝李琛询问道:“朕原本听说五皇叔去了落英山,怎么又到吉州去了,并且还查办了一起贪污案,委实让人震惊。”

李珣简单叙述,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太皇太后赞赏道:“吉州那帮贪官污吏造了这么大的祸来,杀得好!”

李珣:“阿娘说得极是,不过如今国库并不充盈,重建河堤却成为了一道难题。”

李琛试探问:“五皇叔有何高见?”

李珣严肃道:“吉州那帮官员家中倒能抄出不少雪花银来,不过远远不够。臣在回来前曾召集当地乡绅捐了一些,毕竟属于自愿,积极性也不高。故臣打算在宁江河堤旁修建一块功绩碑,凡募捐者皆刻录在碑上供后世瞻仰。”

华阳道:“这法子好,算我一份儿,也算是为渭城百姓尽一份力。”

李珣笑道:“阿姐可要说话算话,我可没强迫你。”

华阳:“等会儿回去便给你三千两。”

李琛:“姑母都这般爽快了,朕自然也不能落下,自掏腰包五千两,五皇叔记得把朕记在那功绩碑上。”

太皇太后道:“你们都掏了,哀家也来出一份。”

华阳调侃道:“五郎你既然领了头募捐,自然得掏大头才像话。”

李珣眼带笑意,“阿姐监督,五郎必定要掏最多才像样。”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有皇室出头筹款,文武百官自然少不了,或多或少都会表态,从而带动京中高门贵族,再辐射到商贾大家,都想把名字刻录在功绩碑上挣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