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淮西的弩坊一接到上头传下来的文书,立马上报请求朝廷审查,说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自查。

李珣在政事堂翻看由淮西上报来的请示,抿嘴笑道:“这个汪恺,胆子倒不小。”

姜阁老在一旁打趣,“既然人家都送上门来了,殿下干脆就拿他开刀,若是查出纰漏来,也好杀鸡给猴看。”

李珣:“这主意好,我便亲自走一趟淮西,倒要看看那汪恺有多大的能耐。”

当天晚上李珣让老陈备行头,吴嬷嬷道:“此去淮西快马也得好些日呢,郎君仔细着身子,勿要太过操劳。”

李珣摆手,“嬷嬷放心,不出十日便回。”又道,“近两日没听见你咳嗽,可是好了?”

吴嬷嬷:“小染风寒,已大好。”

李珣:“我不在的这些时日,嬷嬷自个儿好生歇着,有什么事吩咐下面的人去做就好。”

吴嬷嬷应声是。

第二天晨钟一响,李珣等人便快马出城前往淮西。

他一身黑色劲装,全然没有平日里的养尊处优,似乎一上马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比穿章服自在洒脱多了。

抵达淮西,李珣直奔弩坊。

该院官吏没料到朝廷的动作这般迅速,忙把跟混在军匠里的汪恺找了出来。

当时他一身脏污,听到朝廷的官儿查弩坊了,倒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洗了把脸,换上官服前去接迎。

看到汪恺时,李珣颇有些吃惊,竟然是个年轻人,体貌端庄,典型的文人风骨。

汪恺也吃惊,没料到朝廷派下来的官儿生得这般俊。

听说是晋王,他就更诧异了,忙跪拜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