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向太阳坠落 兮树 1217 字 2022-10-07

《向太阳坠落》是我的第11部 长篇。如果撇除半途而废的瑰冠,那么就是第10部。按理说应该有许多可抒发的感慨,但我反而为这次的后记写什么烦恼了很久。大概因为这个故事和之前的十个都有所不同。

这个故事是个有预谋的意外。构想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2018年末,在思考今年给(被我连鸽了三年的)亲友写什么故事当生日礼物的时候,我从堆积如山的脑洞垃圾场中选了这个点子。为什么已经记不得了,大概就是单纯地想写,正好有合适的由头,就写了。这个故事当生日礼物是否妥当也不在考虑范围内,毕竟收礼物的人应该也不太介意这种事。而3月末恰逢因为疫情开始远程授课,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写小说。今年一共写了70多万也和闭门不出有很大关系。

最初我只想写个六七万,创作冲动一开始就摆在文案的台词里,也就是“主角至今为止体验过的唯一的‘爱’的形式是伤害,她因为爱而不得而以最熟悉的方式去‘爱’(伤害)对方、重演对自己的伤害”的那部分剧情。但越写越觉得为了合情合理地抵达那个情绪爆发点,必须再做一点铺垫、再多一点,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的篇幅。

但如果不是未知的意外因素,《向太阳坠落》原本更可能停在三万多再没有后来。开始写太阳之前,我已经反复被困在写作带来的痛苦中很久。因为原本当短篇处理,所以开篇就完全只顾及了我自己的喜好,也拜此所赐,我久违地体会到了非常单纯的写作的快乐。但凭经验,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种快乐不会持久,一旦结束会非常要命。开文初期反响就很冷淡,加上因为不熟悉现代组申榜规则出了个岔子没能上第一个人工榜,在跌下自我怀疑的断崖之前,我按了暂停。然后中间经过四个月,完结了另外一篇新文一篇旧文,我又回到这个故事面前。

与其说是要给朋友一个完整的故事做交代的义务驱使,我对这个故事本身也有种难以解释的责任感。就好像它不是我的“创造”,我只是把它写出来,不论我想不想,它都会在我脑海里展开,不会顾及我的心情停止,我只能把它写出来。这是太阳这部长篇最特殊的地方,也是我不再写小剧场、尽可能不在任何地方引导读者解读的原因。我是不是想传达什么不重要,我只需要把它写出来,剩下来就是其他人的事了。所以想要在这篇后记里看到人物分析或者主旨剖析的朋友会失望,这只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于写这个故事和写作这件事的回顾,不怎么有趣,还很长,现在停下不看还来得及哦(笑)

虽然写作采用了这种态度,但我到底是个大俗人,而且还是比较要面子性格十分别扭的俗人。入v初期,因为订阅惨烈到收藏夹倒数第一也有过非常沮丧的时候,写了那么多年、而且自我感觉这篇写得还行,反而迎来有史以来最扑的一篇顺v文这事多少需要点心理建设才能接受。但我本来就是自卑型的创作者,已经习惯和自我怀疑一边撕扯一边写下去。抱着“我倒要看看我还能扑到什么程度”的逆反心理,我不再申榜,开始更加自由奔放地随性更新,只在想写、写到满意之后才更新,然后反而进入了一种玄妙的愉快写作状态。因此,我虽然没法说这是写过的最好的一部长篇,但确实是没有遗憾的一部。我尽全力了,而且从中前期开始就写得很开心。如果能给其他人带来一点快乐的话就是意外之喜了。还有,缺失的那几块拼图会在某红色大眼怪守护的地盘保留半个月。

最后说一说实打实地“写”这个故事中的一些体验吧。

“时间”是写这个故事时我比较注意的一个元素。引发不少猜测的标题的含义其实真的非常无聊:是到弥雅18岁生日的倒计时。当然也多少带了点关系破冰的意思,但更多是帮助我把握时间流动的标识。我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则:每一节的现实都只能处于在标题数字那一天。因此除了和克拉拉夜谈的那一节之外,这个故事是找不到“x天/月后”这样的过场的。这也意味着我能更加自由地让人物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着重心理描写。这种写法灵感来自对我影响颇深的石黑一雄,应用得怎么样就不是我该评价的了……

每章的内容提要其实才相当于标题。每次更新之前都要花很长时间决定小标题,最后的效果我挺满意。没有限定字数造成不规律的视觉效果也是故意的。

从“奇点”到“伊卡洛斯”是我写得最爽快的部分。毕竟写了那么多就是为了写这部分。但以前我没写过篇幅那么长的密集爆发剧情也是事实。至于意外受到诸多好评的“谷中百合”一节,个人来说,换体裁其实是比较投机取巧的写法……然而除此以外,也确实没办法交代弥雅视角下理所当然地接受、以至于没有注意到的许多事。

至于故事背景,基本就是从一战二战等现当代事件中抽出了一些元素组合起来,没有必要对号入座。甚至说,我是故意模糊地域和时代的。比如说人物又英又法又德又俄的名字和姓氏,还有飘忽不定的科技水平。随着我年龄增长,某段对我有决定性影响的时光也变得越来越遥远,而那时候见过、呼吸过的世界也消逝在了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涌中。即便如今重游故地,我也一定找不到保存在这篇文里的风景碎片了。因此对我个人来说,这个故事也成了保存一些关于欧洲的记忆的真空管。这么做也可以说是对石黑如何保存他童年记忆的拙劣模仿。但很有效。

说着不知道写什么,最后还是写了那么多。写了十篇依旧毫无起色依旧不悔改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但大概也不是很多。老朋友可能多少发现了,大概从哨塔之后开始,爱在我的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就有了变化。为什么呢,但投入感情最深的人和物也常常带来最多痛苦。而我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试着相信,痛苦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和亲友说过这是个童话故事,不可能的事成真难道不是童话故事吗?

快乐这鬼东西神出鬼没,哪怕是写这个故事的快乐也很容易变质,但写的大部分时候真的很开心。在此感谢一直在评论区和微博冒泡的各位,看各位的分析和感想非常非常开心。j,给你的故事在你生日的八个月后我写完了。也谢谢scarlett当小白鼠试毒(字面意义)。

看到这里的每位朋友,也谢谢你陪我、还有弥雅和兰波走到这里。

鉴于我在后记里谈的新坑计划基本无法成真,这次就不谈了……

最后,希望世界和平。真的。

2020/11/28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