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灾银

朝臣们面面相觑,这修建堤坝,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不过,倒也算得上是一个肥差。

赵行宇的目光扫过其中一个朝臣。

对方立刻站了出来,“陛下,臣不才,自请负责修缮堤坝一事。”

站出来的是工部侍郎。

赵乾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你的确是不才。”

这位工部侍郎向来有些贪污受贿的行径,只不过因为数额不大,皆在赵乾的接受范围内,赵乾这才从未处置他。

水至清则无鱼,赵乾从不要求所有朝臣洁身自好,清廉奉公,只要在他能够容忍的范围内,都不会与他们计较。

但是如今修缮堤坝不同以往,容不得半点的投机取巧。

现在夏季刚刚开始,如果堤坝出了问题,洪灾之事,恐怕还会发生。

工部侍郎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连连告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之后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自荐或者推荐他人,赵乾一个都没有同意。

且不说这些人大多不是太子一党就是三皇子一派,或者是为官清廉,在治理河水上却能力不足。

或者是有能力,却有贪污受贿的行径。

朝堂上,为了此事已经僵持了大半个时辰,赵乾的手指摩挲着龙椅扶手,眼帘半阖。

最后,赵乾定了工部的一个中郎,是工部尚书推荐的。

赵晋一直安静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有自知之明,对水利一事,他并不了解。

唯一知道的,也只有秦朝时的都江堰。

但是都江堰的建设是需要合适的地理环境。

赵晋未曾看过河东郡的长河情况,自然无法下定论。

一旦他揽下了这件差事,然后河东郡不适合建都江堰,那就完蛋了。

因为洪灾,这次的朝会结束得很晚,赵晋朝外走去时,经过户部尚书身边,诧异地听见了对方的碎碎念。

“这一百万两白银拨出去后,国库都得空掉大半啊。”

户部尚书的声音充满了心疼,显然拨了这百万两白银,他并非不心痛。

赵国的税收,依然以农业的赋税为主,国库根本充盈不起来。

看来,等这次洪灾过后,可以跟赵乾提议一下商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