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到底是谁在造反?

之前和崇祯吵架,那是为了大明朝无数文官的利益,换了谁来,都得这么做。此刻劝说崇祯迅速逃跑,这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二者并不冲突。

“陛下,事急矣,还请速速南狩!”钱谦益一本正经的道。

“南狩!立即南狩!此外,一定要查清楚,之前是怎么回事!”说着,崇祯狠狠的看了一眼旁边的歪脖子树。

……

看着架在脖子上的刀剑,又看了看远处身穿龙袍的崇祯皇帝,这一次五城兵马司看守城门的将领,很是识趣儿的打开了城门。

随着崇祯南狩的,还有大量的贵人以及大周天境的高手。

这些人,都是坚定的反王诩份子,王诩也乐得放他们出城。但仓促之间,能离开的,终究只是少数。

这一天,崇祯登基不到一个时辰,便匆匆逃离京城!

这一天,太阳照常升起。

清晨,得到了锦衣卫通知的五城兵马司照常出动,开始洗地。

清晨,三千楚军光明正大的从城门踏入了北京城。而他们的口号,也被百姓们看的一清二楚。

“奉天靖难!”

“大明养士二百载,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大政奉还!”

“嘶,奉天靖难这口号老夫很熟悉。大明养士二百载,仗义死节就在今日,这句话是文官老爷们经常喊的,可这大政奉还是什么意思?还政于谁?陛下也不像是傀儡啊?”

“我知道了,这是说文官们抢走了陛下的权力,所以楚军要求文官把权力还给陛下!”

“呵呵,话说,这算不算造反?”

这一刻不仅仅百姓在讨论这个问题,逃出城外的崇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城内的墨子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然不算!”王诩认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