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秋晚会8人生得意须尽欢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殷瑶一改前面的那种康慨激昂,而是拉长了声调浅吟低唱,别有一番韵味。

而且殷瑶连续两遍的咏唱,在演唱过程中将强弱转换的异常自如,很容易就将观众们带入到了一个神奇的情景中。

也就是在这时,伴奏中才慢慢加入了悠长的琵琶声,而大华区特有的鼓点声也踏着节奏慢慢的进入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台上的一群小孩,此刻也为这首歌做起了和声。一群孩子们清澈的童音一起重复起了前几句的词,为听众们带来了更新奇的感受。

孩子们演唱一遍后,就停了下来。而就在这时,整首歌的节奏陡然就是一变。

钢琴声、吉他声、架子鼓声将歌曲情绪递进推到了一个异常激烈的程度,与前面几句的缓慢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

张则直接举起了话筒,又是一段异常快速的说唱,似乎今晚他就是为说唱和和声而生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韩夫子、何辰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段说唱一出,场内的人无不起立鼓掌,除了张则的优秀演绎之外,再就是大屏上出现的诗句内容,简直太震撼人心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名句,不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是值得大家起立致敬的。

而且有些细心的人也注意到了,里面还出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韩夫子”和“何辰生”,这也是王榭的小心思,他没办法解释“岑夫子”和“丹丘生”是谁,所以干脆把这两个名字改成了自己认识的人。

反正你们文坛觉得高我们音乐人一等,那我就干脆将音乐人的名字填到这种千古名篇里,到时候万一真的流传下去、也上了课本了,当老师介绍这两个人名以及这首诗歌的背景的时候,是不是又得把某个姓宋的拉出来鞭一顿尸,想想就有意思。

当然张则和殷瑶是不知道王榭的小心思的,他们仍在推动这歌曲的情绪。

【钟鼓馔玉不足贵wu~】

【但愿长醉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