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下大同的背后

这下王榭有些疑惑了:“此话怎讲?”

舍恒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顺手帮王榭续上水后,才继续开口道:“《天龙八部》虽然是一部武侠,但是却又以辽、宋、吐蕃、大理、西夏为背景,既叙述了辽宋之间的百年仇恨,又侧面描写了吐蕃和大理的民族性格,最后还穿插了慕容家族力图复国的种种谋划,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区域斗争史诗。”

“所以”舍恒看了眼王榭,然后缓缓开口:“皇室从这里看到了他们可以借用的两个宗旨。”

王榭惊讶:“两个?”

舍恒摇摇头。

书虽然是这个小男人写的,但也应该是无意而为之。

或者说他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特意的去强调这一点,还是为了讲好故事。

所以舍恒伸出了一只手指。

“第一点,倡导各大区的文化独立。”

“大理民风淳朴,特别是对于鸠摩智强讨六脉神剑的举动,更是做到了不乐争斗、专心自修的态度。而吐蕃却更好相反,通过鸠摩智的行径就能看出他们争强好胜、生活奢侈。同样都是修习佛法的国家,但是行为却完全不同。”

“同理,辽国作为游牧民族,端地是民风彪悍、恩怨分明,而大宋则明显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显得重文轻武,有些软弱了。”

“所以我们能看出来,区域的历史、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其实也是各区域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为什么要设立文化墙保护的原因,那就是允许并提倡文化大同、百花争鸣。要不然汉文化侵袭严重,说不定哪一天哪个区域的文化就再也没有了。”

王榭不由得长大了嘴巴:“这特么也能联系到一块。”

舍恒对于王榭的惊讶视而不见。

而是慢慢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第二点,追求和平平等的全地星大同。”

“高僧智光为了启迪乔峰,用生命给乔峰留下了32个字: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

“还有乔峰在就任南院大王时候的想法: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的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契丹?大宋?女真?高丽?”

“特别是‘大家好好的都是人’这一句,更是道出了人类的基本公理。”

王榭点点头,若有所思。

对于这一点,他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外,金老先生的观念本来就是如此,他认为中华自古就是开放的,中国的历史组成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而开放和包容才是中华文明强大的根本原因。

对于金老先生的观点,王榭其实是不予置评的。不过他的书里,大多数的观点其实就是这样的。

而看着王榭若有所思的样子,舍恒却突然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