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百家讲坛

所以当他们知道周瑜不仅不是被气死的,更是一个气度非凡的人生赢家时,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羡慕。

【稳定运行多年的a,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

他以前上课以及最近的几次科普也是讲过几次,但是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今天的反响热烈,看来他已经抓到了真正科普三国历史的钥匙。

所以他也是更加的兴奋了:「周瑜的形象颠覆很大,但是要真正的说起来,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

「不过当时根本不可能发生空城计。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而且即使司马懿在阳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符合逻辑。」

「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既然如此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

「再提示一下,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故事也都是编出来的,和空城计差不多。」

「最后请注意,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说道这里,讲解的口干舌燥的齐和之也终于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其他已经陷入到讲解中的水友们也是借此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新来的,只听了最后这一小段,老师讲的也太好了。」

「从头听到尾,也太有意思了吧。」

「演义是演义,历史是历史,真的太不一样了。」

「不过真没想到,诸葛亮虽然在政治方面出色,但是确实在军事方面有一些存疑。」

「很正常,诸葛亮是人又不是神。」

「至于赤壁的借东风和出祁山的向天借命,这些不用看就知道是虚构了。」

「秦川老师还是比较推崇蜀国的。」

「毕竟是皇室正宗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