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喝了一口酒,荒语气幽幽,道:“说到底,秦国一直到现在,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一些习俗与习惯,还是来自于上古部落之时。”

“也许这就是中原诸国,一直都不带秦国玩的原因,他们认为秦人野蛮,与蛮夷无异。”

“现在的秦人,秦国除非不披头散发,除了纹身之外,与夷狄有何区别,现在的秦国,其实就是夷狄与中原文明过渡阶段,不光是保持着游牧开始农耕。”

“鞅兄,想要在秦国变法,很难,但同样的,在秦国变法的环境是最好的,秦人已经穷怕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了,在这个时候,他们迫切的想要改变!”

“只要变法强臣取得国人百姓的信任,变法必将一往无前,就算是有人反对,也会被浩荡洪流碾压而过。”

“因为现在的秦国,已经是最差了,就算是变法,还能比现在更差不成,所以,国人百姓都乐于改变,因为改变了还有一线生机!”

这一刻,卫鞅重重点头。

他理解了荒话中的意思,秦人已经穷的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自然是支持变法,毕竟变法好了,他们就好过了,若是变法失败了,那个时候的局面与现在,也没有任何的区别。

这个时候,卫鞅心中反而是踏实了。

他访秦仨月,自然是了解了秦人对于此刻生活的极度不满,也感受到了想要改变的决心,只是朝廷不出手,他们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不得不就这样悲惨的生活。

抿了一口酒,卫鞅感慨,道:“访秦三月,鞅感受最深的便是秦人心头的那一口气,若不是靠着那一口气撑着,只怕此刻早已经崩溃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一刻,景监一口饮下半盅酒,慷慨激昂,道。

与此同时,受到气氛感染,卫鞅举盅一口灌下秦酒,语气激昂,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荒饮下酒,语气凛冽:“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便是秦国最后的底气,也是秦国朝野上下,共同发出的呐喊,那是对于河西被割让的不甘心,也是对于老秦人东出无望的悲壮。

现在的卫鞅与景监对于这句话的感悟还有些片面,但是荒不一样,脑海中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他清楚,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的含义,到底有多么的深刻。

春秋战国之世,无数大才泣血的命途,集汇于大乱之世凌乱的王道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