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入曲阜,问何为浩然?(2)

这倒不是说儒家的人太弱,而是武夫之中,出现了荒这个怀胎,一人肩扛武夫,在前开路。

孔白与曾参对视一眼,然后语气幽幽,道:“国师于太乙山为天下武夫踏出新路,才情天纵。”

“不是可否赐教!”

由不得曾参不低头!

他心里清楚,儒家现在的处境到底有多危险。

夫子之后,七十二大贤,三千弟子虽然都在。

但是,要么被镇封,要么在苟延残喘。

而且,就算是如此,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夫子留下的底蕴,已经消耗了很多,所留不多。

那是儒家最后的底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这个时候的儒家,迫切的希望开创出修行法。

这也是孔白,之所以对于荒如此礼遇的原因之一。

他们想要在荒这里得到启发。

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荒也是感受到了儒家的急切,不由得莞尔一笑,很显然,儒家这是想要得到实惠,却又不想低头。

“武夫之道与儒家有巨大的差矣,几乎没有借鉴的可能!”抿了一口君子,荒朝着两人,道:“儒家擅养浩然,不知两位可否告诉本座,何为浩然?”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这一刻,孟子开口:“养一口浩然正气,一喝之下,妖邪避退,我自无敌!”

“浩然,即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抿了一口君子,荒沉吟半晌,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骤然之间,曲阜学宫之中,浩然正气冲天而起,直射斗牛。

自孔夫子之后,这么多年的积累,早已让曲阜学宫中的浩然正气凝结不散,隐而不发。

“只有心中至正,才能于胸中养一口浩然正气!”

“但是,儒家之人,想要以浩然正气修炼,太难了!”

“天下之人,纵然是孔夫子,也难说至公至正,太过绝对的事情,就意味着无法推广!”

浩然正气呼啸而来,落入酒盅,荒一口饮下:“我曾观夫子言行,看夫子所为,儒家非出世之学,而是入世之学!”

“儒家,乃是与诸子百家,当在文气入手,凝聚文胆。”

“然后,以浩然正气照映文胆,走出一条独属于儒家的路!”

这一刻,曾参与孔白起身,朝着荒行礼:“多谢国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