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阴山事毕,下洛文苑

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当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许奕放下手中狼毫笔,面露苦涩地低声喃喃道。

午后。

酷暑渐难耐之际。

一辆三辕青篷马车于小阴山山脚下缓缓启程。

随着车轮的缓缓转动。

许奕距离沮阳城愈发地遥远。

带着丝丝凉爽的清风缓缓吹动车厢车帘。

许奕手持一份燕地舆图,斜靠于车厢软塌之上。

任由清风拂面,为其驱散丝丝闷热。

其视线自始至终都未从那舆图上挪动半分。

不知是因用脑过度,还是因车马颠簸。

渐渐地、渐渐地,许奕于疾驰的马车中沉沉睡去。

时间于沉睡中匆匆而逝。

当黄昏降临之际。

原本疾驰的马车渐渐地减缓了速度。

在视线的尽头,赫然出现一座略显破旧的城池。

杨先安纵马行至三辕青篷马车旁。

「六爷。」杨先安于车窗旁低声问候道。

车厢内。

因马车减速而苏醒的许奕,揉了揉麻木的脸庞平静道:「到哪儿了。」

杨先安看了一眼远处城池,随即回答道:「回六爷,到下洛城了。」

‘下洛城。,许奕低声喃喃一句,随即掀开车帘眺望前方。

几息后。

许奕放下车帘平静道:「入城。」

「是!」杨先安微微拱手,方要奔至车队前列之际。

许奕再度掀开了车帘,开口说道:「且慢。」

「六爷?」杨先安顿住胯下骏马不解地看向许奕。

许奕看向杨先安平静道:「将燕字旗挂上,此外持此文书去通禀一番。」

话音落罢,许奕自车厢内取出一封文书,将其交予杨先安。

「遵令!」杨先安伸手接过文书,随即拱手行礼道。

待杨先安离去后,许奕缓缓放下车帘,随即抬头重重地揉了揉那尚未完全清醒的大脑。

宁县、广宁、下洛三城方遭匈奴洗劫不久。

下洛城官吏与百姓本就容易杯弓蛇影。

这个时候若是不主动亮明身份,岂不是自寻不快。…

「是燕王殿下!」

「快!放下弓箭!」

随着青龙燕字旗缓缓升起。

下洛城墙上,一身着全副甲胄的中年男子大声怒吼道。

「张县尉,你可曾看清楚了?真的是青龙燕字旗?」

一身着县令官袍的年轻男子立身于城墙垛口处,睁大了双眼努力看向远处那于半空中随风飘扬的旗帜。

奈何,其连十余步外的景

象都无法看清,更逞论数百米开外的旗帜?

县尉张毅鸣转身抱拳道:「回县令大人问,远处那旗帜正是青龙燕字旗。」

「下官那日去沮阳城办差,恰好遇到燕王殿下车队。」

「有幸得以一见。」

下洛县令闻言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

口中连连喃喃道:「确定就好,确定就好。」

张县尉眼角余光自下洛县令身上一闪而过。

内心深处并未因其连连自语而有任何轻视之意。

反而隐隐约约间有一抹敬重神色自其双眼中一闪而过。

正德二十九年冬,宁县、广宁、下洛三城惨遭匈奴劫掠。

三城百姓于那场劫掠中死的死,逃的逃,被掠走的被掠走。

本就不甚繁华的三城自匈奴劫掠过后俨然成为三座鬼城。

后,上谷郡守孙道华调兵应战匈奴。

虽大获全胜,但匈奴人所带给这三座城池的伤害却是如何也淡化不了的。

原下洛县令虽被救回,但其终究已然年事已高。

回到下洛城后没多久便乘鹤西去。

眼前这县令,便是京城派来接任县令一职的进士。

据说此人本为翰林学士,因于一次文会中说了不该说的话,便被贬至此地。

前因后果究竟如何张毅鸣并不关心。

他只知道,这位侯县令自赴任以后于公务兢兢业业。

于官吏,与人和善。

于百姓,广施仁政。

对于张毅鸣而言,知道这些便已然足够了。

张毅鸣定了定神,刚想提醒后侯县令出城门迎接之际。

便见一骑朝着城门快速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