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读书入魔的真相

“此乃木板印字术。”张大田站在方鸿的身边,眼睛发亮,喘了几大口粗气,又粗糙又稀疏的脏兮兮灰白胡子一颤一颤,好像对此也感到十分满意。

“经过我多年摸索,试探,总结……”

“印章,石拓碑文,造价高昂,没办法广为流传,普及到各个书肆……”

“板上刻字,成本低廉,最为适合。”

“青铜板,铁器板,都没有木板好。”

“只要质地坚硬,纹质细密,便可以木板印字,铲凿,木槌,再以刀工一点点加以斧正。”

张大田在一边念念叨叨。

此时。

方鸿蹲在地,双手捧雕版,忍不住轻轻抚摸。

指尖掠过字迹的凹凸之处……

指肚划过雕版上的点、横、竖、撇、捺、提、弯钩……

这种触感,太奇妙了,无法描述的美妙。

他好像拨开了层层迷雾,走进了沉淀岁月的历史馆藏,亲眼见证了先人的智慧结晶。

“可是。”

“这块雕版……半成品?”方鸿摸着红木板上面的工整小字,中间有一条极为明显的划痕,像是折断,格外不搭调,给人一股撕裂感。

很明显。

只要把断裂之处,修补好,便是货真价实的印刷术成品!

“半成品?不堪大用?”

方鸿轻柔地放下这块雕版,站起身来,失笑道:“老张,谦虚的过分了吧,哪里是粗制滥造的样品……你的印字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广泛使用,可以传世!”

“别急,别急。”

张大田笑呵呵道,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似乎振奋的样子,又拉着方鸿走到二号作坊,同样是一圈破旧腐朽的木头围成栅栏。

但……

二号作坊,里面有个大火炉,仿佛冶炼铁器的简陋炉子。

火焰已熄灭。

仍可见,火炉四周皆焦黑,洒落着点点碎屑,烧焦的木头,以及奇形怪状的泥塑成品。

“嗯?”

方鸿吸了口气,走进去,绕过火炉。

只见:

地上摆放着木头,铅块,泥土,塑造一个个小方块,宛若小巧精致的积木一般。

“厉害了!”

方鸿打量一眼,立刻认出,此乃活字印刷术!

先有雕版,后有活字?

他回头,转过身,看向靠着外侧的那个作坊,又收回视线,落在张大田似乎亢奋的脸上。

好家伙,

你是开挂了吧,

雕版,活字,全都给弄出来了!

……

方鸿再次蹲下去,捧起一个个泥塑制成的方块、铅块、青铜块,有些说不出话来。

毕昇再世?这不是赞叹称誉,而是对张大田的侮辱。

搁在前世,国际上号称现代活字印刷术之父的德国人古登堡,也没法与张大田相提并论,差的太多了,不在一个层次上。

要知道。

这是一个读书入魔的世界。

没有需求,没有技术的积累,没有创造发明的原动力。

可以说,这世道,压根儿不需要印刷术——大乾王朝,生产力较为落后,还没发展到需要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地步。

然而……

张大田硬生生从无到有……

雕版……活字……所谓半成品怕只是自谦之言,以方鸿眼光,已然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了。

时势造英雄,造不出大贤。

也许是大贤引领着时代前进,推动变革,点燃最初的火焰。

“老张,你……您在试验胶泥、混合铅墨,金属活字哪个好?”

“是啊,还在摸索中,胶泥太容易损坏,铅块消耗快,唯有青铜块最为适合……但青铜块,成本太高,哪怕只打造大乾字典上半册的字,也不是郡县书肆能够承担,更何况,这种单字印字术要想使用,必须是识文断字的人!”

“确实如此,不识字的话,没办法将其排好次序来印刷。”

“可惜……我老了,没有更多时间了。”

“唉。”

方鸿无言,长叹一声,跟张大田建议道:“无论泥塑、铅块、金属块活字印刷术,全都太过超前了,不能够普及流传……唯有雕版印刷术,最为适合,不用识字,只需要照着书籍原本,制造出相应雕版,不用抄书人一遍又一遍的抄写。”

张大田目光闪烁,低声道:“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这两个命名称谓倒是极好。”

“不过。”

“要说广为流传,普及开来,却还是差太远了,尚且属于残次残缺的半成品。”

张大田抓着头发,皮屑纷飞,如同雪花。

见状。

方鸿离远了一些。

方鸿问道:“张老,您全是单靠自己研究出来的?”

张大田摇头不语,又开口:“我的父亲,祖爷,都是抄书之人……他们研究出雕版印刷术的初步雏形,资助我练武。后来我武道有成,衣锦归乡,回到家里,祖父入魔暴毙死,父亲发疯,癫狂,只知拉着我的手大吼大叫。”

听着听着,方鸿诧异:“你爹不是飞云书院的院长张博武?”

张大田老脸一僵,摇摇头,继续道:

“我悲愤之下,立下誓言,继承祖辈的遗志。”

“竭尽这一生,定要创造出更好的抄书方式:印字术。”

“从永盛初年开始……”

“直到今年,永盛六十八年……”

“我可以告慰我父,祖爷,我张大田做到了!”

说完。

张大田沉默,缓缓走向仓库的角落里。

那略显佝偻单薄的背影,走进了昏暗角落,很快又回来,手里拿着两本厚厚的书籍,张大田有些虚弱地微微一笑。

“方小子。”

“这里面记载了两门印字术的详细过程……你拿着,切记不要看,暂时也不要外传。”

方鸿有些疑惑,没多问,双手接过两本厚重的典籍。

对此。

张大田面色欣慰,松了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跟我来,咱们一起见证……雕版印刷术印出的第一本书吧。”

“您要印什么书?”

“嘿,张大田传记,方小子你觉得怎么样。”

“这主意不错。”

方鸿抬脚跟上去。

也不知怎么,他有点心潮澎湃,即将见证岁月历史的感觉。

此方世界的印刷术发明者,拿起一块块雕版,抽出一张张纸页,拎过来一桶墨汁,刷在刀削斧凿铁画银钩的字迹之上。

这一幕。

彷如回溯了时光,冻结了岁月,翻开了历史,照亮了天地苍穹,映入方鸿的眼帘。

……

仓库内,烛光摇曳,像是昏暗之中的指路明灯。

屋外寒风在咆哮,呼呼啸啸,携着碎木头打在仓库石门上,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屋内静悄悄。

万籁俱寂的氛围。

仅有墨刷,轻轻刷动,以及张大田的粗重喘息。

方鸿站一边,旁观,问道:“张老需要我帮忙吗?我好歹是后天三层的境界,有千斤之力。”

“哈哈,不必。”张大田慌忙拒绝。

“好吧。”

方鸿一脸遗憾……说真的,他有点手痒。

如同看着别人打游戏,吃火锅,只能站边上看着。

很折磨,很不爽。

方鸿深吸气,扫空了杂念……万一触发【平心静气】就糟了。

很快。

只见张大田吃力地抱着木板,往纸张上压去,用尽全身力气,气喘吁吁的样子,但目光越来越亮,面庞越来越红润,仿佛亢奋到极点。

抽纸……

印字……

编订……

成册……

一本崭新的书籍诞生了……

这,可能是此方世界第一本使用雕版印刷术制造出来的书籍!

“!”

方鸿目不转睛地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