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确实得找个人说。但他们是文化人,可不能像村口的狗子,随便遇见条狗子就在路牙子当中闻屁股、乱吠,得有相同的狗语基础和匹配的崇高理想。

青豆又去找了一次洋洋哥哥,他说,报纸交笔友变数确实多,要么你就在期刊上找吧。期刊上也有征笔友的信息,而且,阅读同一期刊,就是有共同品味。

有道理。

青豆在他家翻了三本文学期刊,认真透过文字甄别笔友的合拍度,最后青豆摇摇头,说没有合适的。

朱洋洋笑她,找笔友又不是找对象,你想真多。

青豆想的确实多,她发现期刊上的笔友信息都是外省的,外省寄信可贵了,这一来一回太费钱了。不行。

朱洋洋毕竟成熟稳重,在知道青豆的心思后,从师弟那儿给她拿了份南城师大附中的校报,上面有一个版面登载了本校笔友信息。

青豆找了一个笔名叫小桂子的。洋洋哥哥又笑她,怎么找个太监。青豆觉得,在一众雪松、迎客、飞鹰、中华龙里面,小桂子最可爱。

她兴冲冲点灯熬油,面对窗上一条四脚蛇,写下千字长信——关于鹿鼎记、关于虎子的改编以及她对小桂子隐晦的喜爱。

冬去春来,半年过去了,这封信一直没有回音。窗上的四脚蛇也晒成了标本。

人的青春有几个半年啊。

青豆本来已经放弃这事儿了,结果前几天在学校的门房那儿看见一沓信,那大爷说,这些信都是没人要的,都是交什么笔友闹的。

青豆于是找到顾弈,希望他去南城师大附中的门房那里,看看有没有她的信。要是小桂子没收到,她想把信拿回来。

顾弈想了想,“空了帮你看看吧。”

青豆问:“高中很忙吗?一封信都没空找?”

“不忙。”

“那下次什么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