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十五分钟的步程,青豆问他不热不累吗?

顾弈说,热啊累啊,但我活该。

青豆真是被他气死了。因为压力,加上委屈,青豆伏在他背上哭了。

第三天青豆的手就顺了。她很怕老师换掉她,于是换上了软糯糯的裙子,让自己看起来漂亮些。

素素说过,人漂亮了,运就会顺。这一点在素素身上表现得不明显,可能运这个东西也有短跑长跑的区别吧。青豆的漂亮运很明显是个短跑。她一改前两日不精神的病人模样,换上新裙,编好麻花,漂漂亮亮的上了岗。

这么赏心悦目,换谁不好好说话。

周老师果然展颜,语气温和不少。

青豆也争气,调整五指与大脑的联动状态,很快进入剧本故事。

可能是老师的个人习惯,剧本创作比青豆想象得要规律。不像她灵感来了,半夜抄起笔瞎写,老师每天下午13点午觉醒,会揣着故事提纲和分场提纲,坐下开始口述。

他讲四五个小时,顺的话,约莫四五千字,到晚饭时分下班。

剧本和小说不一样,时间地点人物交待很简单:“凌晨两三点,天空大地墨一样黑。(换行)村舍里忽然亮起一盏灯。(换行)屋内老王腾地坐起,惊呼:‘我想起来了,照片上那人是谁我想起来了!’”

编剧和打字员关系突破性进展,就在故事第一个高潮来临的时候。

青豆边听、边打、边落泪。没办法,她在听写打字中,早把自己的情感串了进去。落泪是她共情人物的反应。

老师大为激动,一口气叙到九点,还请青豆和顾弈一起吃了碗泡面。

周老师的效率很高,二十天就口述完一个电影剧本。他说,一个剧本的构思和资料准备时间很长,实际初稿很快,就是捋一遍,初稿写完再改改弄弄,一两个月就能拿去投。

周老师是急脾气,也是热心肠。后面的日子,他们慢慢熟悉,青豆学到很多。

知道青豆想学写剧本,他知无不言,教她写剧本的时候,要考虑拍摄成本,不能今天南城明天京城后天东京。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景点,每一个景都要考虑好再写,别一个景出现一回就没了。这太浪费了。这和小说不一样,小说飞天遁地都行,但剧本每一笔、每一景,都是制作成本。写剧本,除了艺术创作的部分,编剧脑子里还要有一个实际统筹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