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四又四分之一巨构

甚至一些帝国恒星基地被建造出来的目的就是抵御可能出现的敌人。那些专门的行星堡垒的存在几乎足以阻挡住最顽强的进攻者。

帝国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在每一个拥有帝国世界的星系里建立恒星基地。而能够将全国上下恒星基地网络进行同步化处理的战略指挥中心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第四个巨构,行星计算复合体,则和以上的三种巨构稍稍有些许不同。

它这个星际巨型工程也可以被称作行星改造计划。

行星计算复合体并不是从无到有建造出一个行星级大小的巨型建筑。而是在一个行星上建造足以吞没整个行星的计算机。

它能够为帝国提供巨大的处理能力。而这种惊人的算力对于如今事物繁忙的帝国拥有着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科技研究、行政处理、亦或是军事调动,以帝国如今惊人的体量,单靠人力绝难胜任这些工作。所以帝国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来进行辅助。

而随着帝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各种政务层出不穷,且如今帝国与兽人进行战争拥有着频繁的军事调动,建立一个行星计算复合体为帝国提供算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且之前所介绍的三个巨构,行星计算复合体都能够为它们提供额外的帮助。

比如哨兵阵列,它就像是整个银河的监控室。

虽然哨兵阵列可以一直接收银河各地的信息,可其上的工作人员面对无数的监视画面,总会力有不逮。

即使哨兵阵列本身的提供的算力能够让无数工作人员的压力大大减轻,但帝国也不可能让他们一直时时的保持对整个银河的监测。

不然一个哨兵阵列上的工作人员可能到死都只能看着那些空无一物的空旷宇宙。

大部分的银河平时应该由智能设备进行监视,而这则需要大量的算力,行星计算复合体能够减轻哨兵阵列本身的负担。

而对于科研枢纽,行星计算复合体可以提高它的科研运算能力。对于战略指挥中心,则可以提高它的军队管理能力。

算力这种东西,帝国是绝对不会嫌它多的,多多益善。

而除了算力,还有一个帝国觉不嫌多的东西。

那就是能源。

最后一个巨构正是为此而提出。25%完成度的戴森球。

一个戴森球能够完全的包裹住一个特定的恒星,直接将恒星辐射输出转化为能量。这些能量极为巨大,对于整个帝国来说也是不容轻易忽视的。

而由于西维尔决定将哨兵阵列、科研枢纽。战略指挥中心这三种巨构建立在太阳系中,建造、维护这些巨型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日益发展的太阳系的各个星球也有着大量的能量需求。

所以西维尔决定,将戴森球这一能提供巨量能量的巨构建在太阳系中。

但是戴森球将会覆盖住整个恒星,使得星系内所有行星全部变成贫瘠星球或冰封星球。帝国自然不可能为了能量而忍受这种程度的副作用。

所以戴森球计划就要打个折扣,不能将恒星完全封闭。

帝国需要通过众多科学家的大量计算,在不影响太阳系各个行星的情况下,只建立一部分戴森球。

在戴森球完成后,帝国便可以通过各个星球或建筑上的射线接收器,接受从戴森球上传输回来的高能射线。

而这些能量可以直接传输到电网中为帝国所用。也可以将其储存为临界状态的光子,再通过狄拉克逆变机制将其逆变为反物质。

将这些反物质作为原料来制造出更多的“人造恒星”发电装置,为帝国的各个星球提供能量。

或将这些反物质制成更稳定的燃料棒。

这种反物质能量棒结合了清洁能源和燃料能源的两种方式。方便携带,能量密度让人十分舒心。

反物质燃料棒是帝国目前通用的最高级的燃料棒,可以十分安全地利用其强大的能量为帝国的各式机甲、载具进行供能。

扩大这种燃料棒的生产,对帝国来说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