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发烧

在蝙蝠侠带着罗宾出门的深夜,韦恩大宅总是很安静。

躺在柔软的大床上,卡洛琳陷入了梦境。

她没有任何直观证据能够证明自己处于梦境状态,但她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原来梦里也能保持清醒意识的?卡洛琳迷迷糊糊地想。

好吧,看来真是在做梦了,她的思考能力都被无限削弱了。

现在的梦境还是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她尝试着伸手去触碰,指尖处却是一片虚无。她什么都摸不到。

她尝试着使用魔法,用风将浓雾吹开,但她没办法发出声音,“身体”也没有任何魔力感应。

她只能静静地等待浓雾散去。

大概等了很久,久到卡洛琳都怀疑自己要在梦境里再次入睡,浓雾才慢慢散开。

然后她就醒了。

卡洛琳:?

所以是梦了个寂寞?

她睁开眼睛,入目是洁白的天花板。窗户外的阳光照进来,刺得她下意识眯起眼。

有哪里不对,她心想。

哥谭的天气常年阴郁,从来没有如此耀眼的阳光。

醒来后突然来到另一个地方,法师的警觉本应让她立刻拿起法杖,但“她”却慢悠悠地将被子盖过头顶,安心地继续补觉。

好家伙,原来这不是她的身体。

卡洛琳有点分不清,现在还是不是做梦了。

如果是做梦,此刻的感觉却无比真实。暖洋洋的被窝,舒适的枕头,被包裹住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在有力佐证着这一刻并非虚幻。

但如果不是做梦,她的灵魂怎么会无缘无故附身在另一个人身上?而且她还是被动一方,完全争取不到主动权。

谁能禁锢她的灵魂,她不相信有人做得到。

卡洛琳还在思考时,床边的小闹钟响了。“她”终于睡够了,按掉闹钟后掀开被子起床。

通过这具身体的视野,卡洛琳迅速打量了整个房间的布置。

大概10平方米的卧室面积,还没有她在韦恩家的卫生间大,由此可以推断出身体的主人经济状况并不算富裕。(与韦恩家做对比)

房间装潢以粉白色为主,地上铺了短绒毛地毯,粉色的墙纸上悬挂着用细绳串联的照片,床对面是一张简易纯白书桌,摆放着笔记本电脑和一些书籍。

衣柜的门敞开着,里面除了几套日常装扮,还有卡洛琳在网上见过的jk和洛丽塔裙子。

小小的房间里摆放着几个毛绒玩偶和小型盆栽绿植,处处可见主人的用心布置。

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姑娘呢,卡洛琳得出结论。

“她”从床上起来后,径直走向卫生间进行洗漱。在明亮的镜子前,卡洛琳终于看清了“她”的脸。

一张精致的、像是被上帝用心雕刻过的,她曾看到过无数次的脸。

除了眼睛的瞳色和某些小细节不同之外,这个女孩和她长得完全一模一样。

而她自己与父亲布鲁斯·韦恩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那双蓝色的眼睛。

当人类数量的样本足够大,出现完全一样的两张脸并非不可能。但她的灵魂被牵引至此,就证明她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

卡洛琳的脑子里划过无数个想法,她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更多信息,探寻这个女孩的身份。

但“她”悠闲地举起漱口杯,慢条斯理地刷牙。接下来,卡洛琳又不得不耐心地等待“她”用洗面奶洗脸,又轮番使用各种瓶瓶罐罐的护肤品。

等“她”终于完成了一系列清洁程序后,卡洛琳以为终于能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看这女孩和她相似的年龄,“她”总得去上学吧?路上见到同学,总会叫出“她”的名字。

但“她”没有。“她”从卫生间出来后,又走向了床的方向。

“她”躺下了,然后盖上了被子,再一次闭上了眼睛。

卡洛琳:???

算你狠.jpg

又过了很久很久,卡洛琳终于体会到父亲所说的,在幻境中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是怎样的体验。

虽然她不停地在数秒,但总会不知不觉出现错乱。等她停下来时,又忘记了刚才过去多久。

等到卡洛琳的耐心即将告罄时,“她”终于再一次起床了。

虽然“她”没有按照卡洛琳的期望出门走走,但还是离开了床铺,揉着眼睛坐到书桌前,掀开笔记本电脑的翻盖。

开机程序启动后,卡洛琳在电脑桌面上看到了一块熟悉的红蓝色盾牌——

美国队长同款。

卡洛琳:哦豁。

“她”的手指熟练地输入开机密码,卡洛琳的视线跟随着她敲击过的键盘按键,拼凑出“她”的密码。

【setve19180704】

卡洛琳:哦豁。

熟悉的英文拼写,相对久远的年份,再结合刚才熟悉的电脑桌面,这是一个美国队长铁粉无疑。那么初步确认这女孩所在的国家,大概率也是美国。

毕竟,美国队长可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另一个知识点,原来史蒂夫的生日是7月4日,记住了。

“她”输完密码开机后,卡洛琳眼前的电脑桌面突然变得一片模糊。但“她”的动作仍未停止,似乎视线并不受影响。

卡洛琳:……

这就是在针对她,是吧?

除了确认女孩是史蒂夫的粉丝外,她几乎没得到任何有效信息。从她的生活特征来看,整个美国像她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卡洛琳不甘心地再一次使用魔法,企图吹散眼前遮挡视线的雾气,但她依然失败了。空气中没有任何元素因子能和她共鸣,此处空间也不存在魔力。

或许有,但她感应不到。

正当她想要骂人时,女孩却比她更快一步骂出了口。

“(哔——)兄弟死了!”

“什么垃圾剧情,键盘上撒把米,鸡都比(哔——)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