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甘肃捐监冒赈

“你是说,触底反弹?”

“我觉得人不能一味压制本性,应当适当放纵,才不至于崩溃。如果只想着工作,完全放弃娱乐,最后应该也会很迷茫吧。”珠锦说,“汗阿玛做了这么多年天子,可他真的想做天子吗?做贤君要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之前那个圣明的人不是他,如今任性的老人,才是最真实的他。只是有点过于真实了,甚至能称得上自私,完全不顾及百姓。”

雍正能理解珠锦话里的意思。

有时候做皇帝,就是要奉献。当他是皇帝的时候,要考虑的只有大局,很少再思考自己的喜好。

弘历确实任性了。

十格格说的不错,以弘历的性格,更适合做个风流闲散的富贵亲王,让他做皇帝确实不太合适。只是他的儿子活下来的不多,没人比弘历更合适了。

雍正突然有些疲累,前人辛苦了这么久,到了后辈,指不定连个继承人都挑不出来,好好的江山社稷,几代就消亡了。这个不是人力可为,完全靠运气。

这个时候,雍正真希望自己死去之后就完全消散,而不是坐在这里,继续看着后代折腾,平白受气。

他感叹一声:“倘若你是男子该有多好。”

“怎么又提这个了?我真的变不成男人。”珠锦无语了一下,“皇玛法,我想去找十五哥。”

“找他做什么?”

“十五哥不喜欢和珅,他是最可能登上皇位的人,上次南巡就是十五哥监国。不过十五哥不敢在汗阿玛眼皮子底下勾结大臣,也没什么依靠,只有一个朱珪大人在背后辅佐。可是朱珪太糊涂了,有他在还不如没有,我怕十五哥看不清形式,搞得更糟糕。”、

“你这番话倒是大胆。”雍正顿了一下,提醒她,“莫要让你汗阿玛知道。”

“我知道的。”珠锦发现无论自己说出多么成熟的话,雍正都不惊讶,难道死过一次的人,接受能力也会变强吗?虽然这么想,珠锦却不太敢问出来。

只要她表现的足够理所应当,不对劲的就是他们这些长辈。如果珠锦知道自己跟普通小孩子不一样,那才引人怀疑。

珠锦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这身爱新觉罗的骨血,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其他人生,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简单了。

珠锦和雍正商量了一下培养永琰的计划,又商量了一下要不要把永璘也稍带上,下一秒就排除了这个提议,决定只和永琰接触。

永琰继位之后,给那些被和珅迫害过的人平反,收买了人心,身边能用的大臣,有许多也是被和珅迫害过的。这么一想,和珅还真是了不起,以一己之力把朝堂划分成了两部分。

现在和珅有珠锦和雍正的打压,应该不会再像原来那么强势了,永琰收买人心的那套,估计也用不上了。

乾隆斥责了和珅,罚了他的薪水,虽然不痛不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态,让和珅很没面子。

尤其是前面李侍尧案,和珅给李侍尧求情时也被骂过,两件事情连起来看,就耐人寻味了。

一部分人已经感觉到乾隆的态度变化,默默收敛了行为,还有一部分人见和珅似乎有失宠的架势,不再去和珅府上送礼,另外一些人则是觉得和珅依然在御前行走,像前面被永贵弹劾那次一样,动摇不了根本,趁着和珅处于低谷,对他愈发殷勤,只希望和珅复宠之后能提点一下。

朝中官员战战兢兢,政事上倒是平稳很多。

苏四十三起义,阿桂前去平叛。因甘肃大雨,军队难行,频频上报,引得乾隆起疑,派人前往甘肃查看,才骤然发觉,自乾隆三十九年起,王亶望等人奏说甘肃干旱,借此申请捐监赈灾,不费朝廷一分一厘平稳度过灾害都是假的。

甘肃根本没有发生旱灾,王亶望等人也只是以这个为缘由,光明正大地贩卖监生的名额,卖掉的钱全部中饱私囊。

乾隆大怒,于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三十日,赐勒尔谨自尽,王亶望立即处斩,甘肃布政使王廷瓒绞监候。

此案涉及到的,侵吞二万两以上的二十个人立即正法,一万两以上的十一人判以斩监候,共五十六名贪官处死,四十六人免死发配。

连续几次贪污受贿的案子,让乾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珠锦说的那样做错了。就连花钱的兴致都少了很多。

和珅被骂的时候固然害怕,却没有现在这么怕。

他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及时发现不对劲,但是在乾隆面前打探不出什么来,反而容易引得帝王起疑。和珅便想了个办法,趁着在养心殿当值,见了一下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