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083 字 2022-10-18

他张大嘴,不相信地问:“你跟人合资?你——你一个人?你银子哪来?”

林玉婵不想浪费时间阐述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但吟梅先生竟然很感兴趣,细节问半天,话里话外都是“一个小姑娘居然搞得来这个?”

“你骗我。” 吟梅先生一推眼镜,笑着下结论,低头继续翻应用题。

林玉婵只能捡重点说了一些,避开敏感的商业操作,总算把吟梅先生哄高兴,千辛万苦把话题拐回自己茶叶竞标上。

“我在《北华捷报》上看到了海关的招标启事。海关雇员里英国人多,也常须送礼应酬,茶叶消耗巨大。赫大人想必也有替换的意思。您可以算笔账,今年以我换万记,能省至少三成经费。”

吟梅先生马上又歪话题,笑道:“你还订《北华捷报》?”

言外之意,看得懂吗?

林玉婵笑道:“是啊。了解时事嘛。”

其实是蹭容闳的。这英文报纸包年十五两银子,她还暂时舍不得花这钱。

林玉婵:“您就把我当个男的,该走的流程都走一遍,让我跟别的商号公平竞争,好不好?”

吟梅先生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过两秒钟,还是摇摇头。

“登记竞标,爷叔我可以照顾你。但到时候几家商号的掌柜甚至东家都会在场,大家开个会,吵一吵,吃个席,敬个酒,也算是社交——这种事,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参加?你怎么给人家敬酒?人家桌上不是要抽抽大烟?请几个粉头唱一唱?还有更过分的……嗐,你往那一坐算什么?——哎,小姑娘啊,你就专心回去给你那些西洋太太卖茶,不要掺和这事啦。”

林玉婵微微皱眉。吟梅先生描述的这些油腻的“商业应酬”,她以前当然没机会参加,不过听起来活灵活现,不像是瞎编的。

她说:“这是中国商号的应酬习惯。赫大人的作风你也知道,不一定愿意搞这些虚头。”

吟梅先生摊手:“谁知道呢。第一年搞竞标,没有先例,我也很难办啊。”

林玉婵还是坚持:“如果真那样,我会找个男通事替我出面。您先给我登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