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979 字 2022-10-18

出乎意料,第二日林玉婵去码头一看,犹如挨了当头一棒。

价格又落回去了……

棉商们唉声叹气。

她不气馁。苏敏官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句话左右市场。

他只不过是将那缓慢波动的市场趋势,稍微搅出点涟漪而已。

看门老大爷的股票也是一天一天慢慢跌的。棉花价格同样不可能陡升陡降。林玉婵告诉自己,要有耐心。

只不过月底核账本,她心里哇凉。

博雅公司囤着的大批棉花,仓储、维护都要花钱。原本她计划,原棉加工好就出手,没留出太多存储成本。

孤儿院孩子的第一次薪水已经发了出去。按成年男工付薪,每人每月三两银子,一共一百七十人,这一项就是五百多两银子的支出。

林玉婵去孤儿院拜访的时候,德肋撒嬷嬷穿着新做的修女裙,容光焕发地向她道谢,说大孩子们如今又读上了书,灵光的已经会写英文字母了。

空地里一排轧花机,孩子们用稚嫩的胳膊用力转,一边跟着志愿者教师唱英文歌、念三字经。等到工歇,孩子们抛下机器,像火箭一样冲到食堂,锅里的伙食已经升级换代,添了少许肉末和碎黄豆。

“还有,侬瞧瞧,你的小弗洛伦斯,”德肋撒嬷嬷自豪地指着那个满地乱跑的小炸弹,“还有其他幼龄的娃娃,如今每礼拜有一个蛋吃!夫人,你真是功德无量额!”

林翡伦照例不准她抱。但小孩子心智渐开,逐渐懂事,也知道谁对她好。跑到远远的角落,躲在椅子后面,以为自己隐身,然后偷偷朝林玉婵看。

林玉婵觉得满腔温馨,朝林翡伦抛个飞吻。

就冲这些前途无量的小孩子,她也得坚持下去。

于是她夸下海口:“受累您安排,孩子们下个月照旧工作,薪水我照付。我会派保罗来核算监督。”

她还没到山穷水尽。茶叶生产线如今稳定产出利润,全拿来填补棉花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