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965 字 2022-10-18

“嗯,洋气时髦啊。”

“俱乐部”是外来词。在一切崇尚舶来的洋场文化中,显得很是高端,她觉得容易让人买账。

“不是俱乐部,是博雅。”苏敏官伸两指,从她挎包里抽出她的笔记,随意翻翻,鉴赏她那学生般的、青涩整洁的字体,“这么高调,不像博雅以前的作风。”

林玉婵笑答:“不然叫什么?与其随便起一个,不如给我们公司涨涨口碑。”

本来博雅公司女人话事,在大清商界属于先天不足,跟友商接洽时成功率打折;下属们清心寡欲不求上进惯了,很是安于现状。

但林玉婵算一算,照现在的盈利速度,要在明年年底达到一千两纯利,安全垫并不是很厚。

所以抓紧一切机会推销自己。

苏敏官看着她微笑,蓦然起身,伸手拉她:

“再跟我去个地方。”

---------------------------------------

苏敏官似是率性而为,又似是心中早有宏图,引着她,目标明确地来到码头客运渡口,乘上了去陆家嘴的渡船。

林玉婵依然摸不清他路数,问:“那里有什么……”

他卖关子耍赖:“陪我去乡下玩嘛。”

一百多年后的金融中心陆家嘴,眼下确实是一派乡野风光。由于地价贱,洋行在此处购置地皮,设立仓库厂房码头之类,江岸工业初兴,黑烟冲天,机器噪音盖过了临近村庄的鸡犬之声。

英资“耶松船厂” 沿江而设,铺开一列车间、船排、仓库、绞车、缆桩之类。

船厂买办正跟洋老板说着话,弓腰驼背,不住点头,神态极为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