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098 字 2022-10-18

当然也不能再以ec班内特的笔名自我打脸。康普顿小姐权衡之下,决定开个新马甲,弥补一下自己过去的错误。

反正历史上那些大文豪,不也都是笔名一大堆,正常操作啦。

这篇报道也很快见报。k伍德虽然是新人,但笔下关于中国人商会的细节实在是翔实而具体,好像他真正受邀去参观过一样——要知道,一般外国人绝对没有这种机会——报馆自然如获至宝,也就有意忽略了k伍德的略微亲华立场。

不出意料,两篇报道引起血雨腥风,《北华捷报》的本年订阅量飙升一成。

虽然“义兴商会”在外国人眼里的形象依然算不上正面,但林玉婵思忖,被公开报道以后,应该不会再有洋商妄图用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打击它了。

公平竞争就公平竞争。谁怕谁。

林玉婵回到女眷席位上。侍应生已经端来了热腾腾的中餐。

女眷们大多是广方言馆教员们的家眷,华人洋人都有。赫德请来的华人教员,多有港澳海外背景,因此他们的妻女也都比较新派开放,和同席的西洋太太们笑语闲聊。

只有几个清政府派来充作教习的举人、贡生的夫人,拘束地坐在一角,不知所措。

林玉婵想起被晾在外国人堆里的郜德文,对这些做派传统的夫人们心生同情,于是轻声招呼,聊了几句闲话。

忽然,叮叮玻璃杯响。欢饮的人群安静下来。

书院监督捋着胡子,笑盈盈地说:“那个,现在,赫大人讲个话。”

虽然上海广方言馆名义上由中国人负责,但众所周知,办学经费来自海关银子。因此在这小小宴厅上,反而是赫德说话最有分量。

赫德清了清嗓子,用流利的汉语说了几句话。

无非是感谢大家这一年的辛苦努力,让上海广方言馆成功入了朝廷的眼。将来这个学校定然越办越红火,大家为大清国做的贡献,迟早上达天听,有付出就有回报,我鹭宾以能和诸位共事为荣,云云。

都是套话,然而是精心设计的套话,听了让人熨帖。

最后祝皇上和太后圣体安康,大清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