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071 字 2022-10-18

“一言为定。”

-----------------------------------

林玉婵很想近距离体验“东方之珠”的风情。可惜她不是来旅游的。招够了留学计划的男女学生之后,就启程赶回上海。

义兴首次染指沪港航线,为了不被那鳞次栉比的外国巨轮比下去,特地新购快轮,命名“伊敦号”,十分入乡随俗地泊在了湾仔新建的木制码头边。

白浪翻滚,伊敦号抛下湾仔码头边的海味,进入茫茫大海。船头照旧挂着方便避税的米字旗,挡住了双铜钱的标志。

由于是货运航线,搭船乘客不多。春日的海风暖而不燥,让人心旷神怡。

从保良局招来的八个广东女孩,已经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每天叽叽喳喳,趴在舷窗口看新鲜。

容闳招来的三十个男孩,粤籍十居八`九,其中半数来自容闳的家乡广东香山,是容闳拉下脸皮,敲锣打鼓搞了一次“衣锦还乡”,才忽悠来的同乡子弟。可见当时大清风气之保守。

而林玉婵的十五个女生,大多数也都是广东人,并且清一色全是无根浮萍,不是被拐的就是孤儿。这可绝对不能如实上报,于是紧急拍电报回沪,动用各种人际关系,请一些中产家庭把她们收为“养女”,再造祖宗十八代,取得“父兄”的签名允许,才能上岸。

林玉婵在香港买了一堆近日报纸,每日阅读分析,寻找博雅的新商机。余下的时间跟女生们混混熟,教她们缓解晕船的法子。

这日将到上海,林玉婵还在睡梦中,却被一阵不同寻常的浪花颠簸醒了。

伸手一摸,苏敏官不在。她迅速摸黑穿戴整齐,船板又是大大的一晃,她连滚带爬地坐到角落里,提上鞋。

走廊里有船工呼喝。奔上甲板一看,林玉婵吓一大跳。

一艘大得多的木质蒸汽明轮船半隐在晨光里,挂着大清龙旗,船首漆著名称“恬吉号”,朝着“伊敦号”扬起黑黝黝的炮筒。

“是江南制造局的兵轮!”林玉婵一眼认出来,朝身边船工喊一句,“快升白旗!”

在徐寿父子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已经开始造船,烧钱一大把,下水好几艘,但性能远不及西洋轮船。因此并未投入水师使用,而是沿海岸巡航,充个大清的面子。

而且时常熄火在海面上,还得雇洋人轮船去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