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151 字 2022-10-18

机器全停,洋老板无计可施,买办跳脚,监工没事干——那是多痛快的一幅画面啊!

可是这太不现实了。姚招娣道:“洋人会把我们都开了,然后另招几百人。反正女工有的是。”

“培训一个纱厂女工起码半个月。要做到像你们这样的熟练工,起码一年。纱厂需要多少熟练工?至少三成对吧?他们要么高价从别的纱厂挖人,要么在无熟练工的情况下瘸着腿运转一年。这一年的非正常开工,再加上培训成本,你们知道纱厂会损失多少钱?”

林玉婵帮佛南先生算账,胸有成竹地算计:“资本家逐利。只要洋人舍不得这个钱,咱们就有可能斗争成功。不仅能为绝妹讨个公道,此前女工所受的一切不公待遇,也可以逼迫他们改进。”

女工们互相看看,满脸写着跃跃欲试。

“真的可以?”

“如果有成功的可能,大家愿不愿意试试?”

没人立刻点头,然而也没人再说丧气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好像都在等着别人先表态。

林玉婵也有点意外,自己竟然会脱口而出这么多成熟的道理,什么斗争、集体、同盟……好像这些概念是自然而然存放在她心里,今日只是破土而出而已。

她站起来,给受伤的女工们留下一篮子熏火腿,跟大伙告辞。

“大家悄悄的商量商量,也容我回去考虑一下。这几天你们照常上工,等我的消息。”

---------------------

三天后的礼拜日,在义兴商会的场地里,悄然开出一个“在沪妇女劳工同乡联谊会”。

消息是大丰纱厂女工们口口相传的。说是商会理事长林夫人回馈社会,趁着礼拜日工厂休假,组织在沪女工一起吃个茶,叙个老乡,乐呵乐呵。凡是来参加的女工,都能领回半斤小米。

为了这半斤小米,商会头一次成了妇女之家,天没亮,就乌央乌央挤了一百来人。

纱厂的买办经理等人根本没往心上去。女工们平时劳累,凡是没有家庭拖累的,也经常趁着休息日,结伴去游园、听戏、或是顶着一头土气去逛租界——她们叫做夷场。在洋货店里花点钱,犒劳自己辛苦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