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415 字 2022-10-18

十九世纪的世界,长途旅行者寥寥,每个旅客都是行走的机会和资源。这一点,美国商人也都清楚。能逮到一个往返中美的华商,尽管是女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脉。

“您认识贝满夫人?”一个年长的斯坦顿夫人忽然询问,“太巧了,我和她一起在康涅狄格长大……”

林玉婵也十分惊喜,美国女知识分子的圈子好小啊。

随即遗憾说道,贝满夫人已于去年去世,和她的丈夫一起葬在上海。她的贝满女塾有人接手,规模越来越大。

斯坦顿夫人垂泪,“可怜的爱丽莎。我还想邀请她来参观我的女校呢。”

林玉婵睁大眼,肃然起身。

“请问您开办的学校是……”

-----------------------------------

靠着斯坦顿夫人的介绍信,林玉婵顺利叩开了几个女子中学的大门。

美国内战迫使不少妇女走出家庭,经营农场和种植园,打理家族生意,甚至参军,大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影响力。战后,女子教育在美国东部突飞猛进。女校的种类繁多:有培养宗教人员的女子经学院,有培养中产太太的“淑女学校”,还有(在林玉婵看来)比较像样的、教授文学和科学的初级中学,鱼龙混杂地开在各地。

只要给足学费,大部分学校都同意接收中国女生,但有入学要求。

林玉婵带去了女孩们的英文短作文,在女校教师看来颇有提升空间。

“相信中国女孩们的其他科目都没有问题,唯独英语文学需要提高。”当林玉婵在七个学校碰壁之后,第八位教务主任终于松口,和蔼地说,“八月份入学考试,希望她们的修辞学能更进一步。另外,字要再练练,如果能学点拉丁文更好,希腊文也可……”

林玉婵为难地想,这对外国人来说太不友好了!

什么“英语修辞学”的课本,她读起来都有点吃力。至于拉丁文希腊文,在她看来没什么实用性,不明白为什么所有学校都要求这种科目。

她不想再无功而返,决定讨价还价:“不少孩子都有素描基础,可不可以代替拉丁文科目?体能测试可不可以弥补修辞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