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07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6197 字 5个月前

小厮虽不知为何要看鱼,却不敢轻慢,立刻带路,穿过一楼大堂,到了后院一处中庭,那中庭内一左一右有两只石缸,里头种着水芙蓉,如今初春时节,只看见两株嫩芽冒头,而石缸内养着的金鱼,便是小厮所言之鱼。

“您且看,这便是我们少东家养的鱼,平日里是不如何管的,是红白花龙睛,也就是养个趣儿,有时候喝茶的客人会来看看。”

小厮有些忐忑的问:“各位差爷,怎地了?养鱼莫非也犯法不成?”

“不犯法,你可知这附近还有何人养鱼?有人养龟吗?”

“养鱼的还有西边的日新书局,那书局的老板也是喜好养鱼的,您去看了就知道,至于养龟,那小人便没听说过了。”

这小厮与谢南柯得到的消息一样,宋怀瑾打量这中庭片刻,转身朝外走,待走至中堂,只见一小厮端了茶壶往楼上去,他走过之地,遗留茶香四溢,宋怀瑾便道:“这茶当真是好茶。”

小厮笑道:“我们茶楼的茶都是上品,有用雪水泡的有用山泉水泡的,您几位可要尝尝?”

宋怀瑾失笑,“办差呢,没工夫照顾你们生意。”

说话间出了茶楼,几人又往不远处的日新书局去,到了书局里,先是在书局里看到一个大瓷缸,紧接着,又在后院看到一个白玉石砌起来的鱼池。

掌柜的亲自带路,看完鱼池也忐忑道:“大人,不知您是要查什么?我这书局养鱼,一来是为了自己喜欢,二来,是因那鲤鱼跃龙门的好意头,来我这书局买书的大都是书生,大家也喜欢这意头。”

宋怀瑾便问:“你喜好养鱼,那你可认得喜好养龟的?”

掌柜的摆手,“这可不认得,养龟又是什么意头?且那玩意一动不动的,也不好看啊——”

周蔚刚走到院门口便听见这话,宋怀瑾等人听见脚步回头过去,周蔚忙道:“大人,临街也问出来两家,您可要去看看?其中一家还养过金钱龟。”

宋怀瑾与书局老板告辞,走出了大门,周蔚捣了戚浔一下,“哎,我问问你,你养龟是个什么意头?”

戚浔没好气道:“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我想长命百岁行吗?”

周蔚大笑,“行行行,好意头,谁不想长命百岁啊,适才那掌柜竟未想到这层!”

戚浔摇了摇头,懒得与他多言,当年为了案子跑去集市,买龟的本就少,偏偏还不知怎么混了只没人要的草龟,这玩意儿极不值钱,老板一气之下想将其扔去一旁水沟里,戚浔见了,莫名对这草龟生了些怜悯,便掏了三文银子将其买下。

别的不说,草龟好养活,平日里悄无声息的,吐几个泡泡便是大动静,后来她孤身一人,就这谁也看不上眼的草龟成了伴她的活物,龟是灵兽,可辟邪镇宅,还寡欲长命,遇险之时缩进壳里,再厉害的凶兽也束手无策,想她买这草龟之时才刚过十岁,那会儿的她还在义庄当差,成日提心吊胆的,或许当真只是想活久一些。

到了周蔚所言的铺子,乃是处绸缎庄,掌柜的养鱼,还养过金钱龟,见他们问起,掌柜的无奈道:“本是养得好好的,可半年前家母忽然病了,说要鲜龟壳做药引子,于是便将那龟祭天了,鱼倒是一直养到现在。”

半年之前便祭天的金钱龟,着实与他们要查的不符,待又走了一家,却也只是养鱼,此时暮色四合,时辰不早,不多时王肃等人从附近街市回来,却连养鱼的都未发现。

宋怀瑾无奈道:“这不可能,一定是我们遗漏了什么。”看了眼天色,他继续道:“今日先回衙门,看看去迦叶寺的人回来了没有,明日戴上所有人来城西搜查,我不信找不出来,明早再去城南走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买过百色闭壳龟的人。”

暮色将至,众人只好打道回衙门,戚浔也未想到跑了半日毫无所获,这令她怀疑起自己的推断来,如果不是在遇害之地沾上的,总不至于是在浣衣溪里沾的,那更不可能!

众人刚回到大理寺,便见衙门前停着一辆马车,戚浔想着案子也未细看,径直入了衙门,这时迎面走来一人,正是留在衙内的朱赟,朱赟开口便道:“大人,临江王来了!”

众人一惊,戚浔这才后知后觉想起那马车瞧着十分熟悉,宋怀瑾一边往正堂走一边问,“王爷是来问伯府二公子的案子的?”

朱赟应是,又道:“去迦叶寺的人也回来了。”

宋怀瑾先去见傅玦,又吩咐道:“叫来正堂回话!”

朱赟应是,宋怀瑾先进正堂,一进门,便见傅玦坐在轮椅上等着他们,宋怀瑾先行礼,又道:“王爷是来问杨梧之案的吧,今日我们跑了整日,本来得了一条线索,可暂未找出实证来。”

傅玦狐疑,“是何线索?”

“一片龟鳞。”宋怀瑾将去城西搜查未果道来,“这东西不常见,明日再去查。”

话音落定,派去迦叶寺的差吏进了门,戚浔和王肃几个也想听回禀,便都到了门外,傅玦瞧见了,和煦道:“进来听吧。”

众人行礼而入,戚浔站在门口,傅玦远远的打量了她片刻,差吏禀告的声音响了起来。

“属下去迦叶寺问过了,杨松没有撒谎,并且他斋戒的那几日,连佛寺的院子都没出过,有两个小师父陪着他讲经,能为他作证。”

“两个小师父?他们说话可靠吗?”

“都是寺里的弟子,应当可靠的,这二人与他同宿一处,属下还问了其他师父,很多人都能为他作证,因他并非第一次去迦叶寺斋戒了。”

宋怀瑾听到此处点了点头,“你也辛苦了,去歇着吧。”他看向王肃几人,“杨松的嫌疑可以彻底排除了,咱们得往其他方向查。”

周蔚道:“我就说杨松看着不像。”

事实胜于猜测,戚浔也对杨松全然放下了戒心,可这时傅玦道:“你们说的杨松,是伯府大公子?”

“不错,正是他,杨梧死后,他是最得利之人,不过杨梧出事的那几日他都不在京城,如今证实了,他的嫌疑便可排除了。”

宋怀瑾说完这话,傅玦若有所思,可这案子是大理寺查办,他也不曾多问,宋怀瑾见外头天色昏黑,便令大理寺众人下值归家。

戚浔等人恭恭敬敬的行礼告退,刚出门,周蔚便凑上来与戚浔说话,“你那草龟长什么模样?带我去瞧瞧?我还没去过你宅子呢。”

戚浔懒得招待他,“草龟就是草龟,没什么好看的,我宅子更没什么好看的……”

周蔚不乐意,语声高了些,“你便让我跟你去看看吧,我连你家在哪都不知道呢!”

屋内宋怀瑾还在与傅玦说话,傅玦却猛然听见此言,他看了一眼已经黑沉下来的天色,忽然扬声道:“戚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