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09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3655 字 6个月前

杨松忙道:“孩儿正是来禀告此事,弟弟的仪容已经整理好了,您和母亲可要去见他一面?”

杨瑞叹气道:“你母亲刚才只看了一眼便哭的晕过去,这会儿是看不了了。”说完转身指着宋怀瑾三人,“大理寺的人要再验一次你弟弟的遗体,你带他们过去吧,待会儿来拿治丧要请的名册,我已拟好了。”

杨松应是,又对宋怀瑾道:“少卿大人请跟我来。”

杨松带着他们绕过回廊,直往西边一处幽静小院而去,边走边道:“这院子是从前二弟准备扩建为书房用的,因他嫌自己的书房太小了,本来打算下月动工的,可没想到……竟成了他停灵之地。”

小院在一片青翠竹林旁,悠然清雅,竹风徐徐,然而此刻院门之上挂了缟素,平添凄怆悲凉之感,一进院门,便见院内几个下人正在扎灵幡。

杨松又道:“昨夜母亲忽然决定要给弟弟治丧,这院子是我连夜监工出来的,灵堂布置好了,外头却还有些简陋,弟弟的遗体在棺床上,请——”

灵堂布置的庄严肃穆,看得出杨松花了不少心思,而正中棺床之上,杨梧的仪容被清洗打理过,身上的寿衣系的严丝合缝,宋怀瑾道:“验尸已经验过了,可你们要治丧,装裹停灵,会令尸体腐败更快,亦会留下许多庞杂痕迹,今日来是最后一次复验,之后你们要如何衙门便不管了。”

杨松歉意道:“少卿大人勿怪,母亲也是悲痛过度,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自便。”

宋怀瑾知道他有的忙,便道:“你且去做事吧,我们稍作验看,不会久留。”

杨松略一迟疑,“那……那我便失陪了,今日府内的确有的忙碌。”说着留下一小厮来,“若是有何吩咐,只管让下人来唤我便是。”

杨松言毕告辞,宋怀瑾看了一眼杨梧的尸体,吩咐戚浔,“验看吧——”

戚浔此前已验过两次,心中已知难验出新线索来,可正如宋怀瑾所言,停灵之后尸体腐败更快,他们也不可能再闯灵堂验看尸体,这最后一次机会,她自然更当细致入微。

周蔚在旁打下手,又对每一处伤痕做下记录,宋怀瑾则打量着灵堂内的布置,这时院子里扎纸扎和灵幡的两个小厮忽然说起了话。

“咱们赶得及吗?午后便有客人入府祭奠了,大公子也不多叫几个人来帮忙。”

“就是怕来不及咱们才不敢歇手啊,二公子这事出的突然,府内忙乱的很,夫人和伯爷身体不好,光是主院就留了多少人呢,大公子从前又不管事,自然有调派不周之处。”

“既是人手不足,大公子昨日午间怎还将胡芩发派出去了?”

“谁知道大公子让他去做什么,竟还给他许了假让他回老家去,这下好了,他的活儿都要咱们替他来做。”

“不愧是大公子身边的心腹,这种时候也能离府归家的,这家里以后便是大公子做主了,咱们以后也得惊醒些了……”

不高不低的对话传入堂中,正在复验的戚浔被勾起好奇,她抬眸朝外看了一眼,问起留下的那个小厮,“敢问胡芩是谁?”

小厮忙道:“是大公子的随从之一。”他朝那二人看了一眼,知道是他们的话引得戚浔奇怪了,便接着道:“昨日午间,大公子令他出门办差,又给他准了半月假期,他跟了大公子多年,许是老家有急事吧。”

小厮们日日在一处,谁得了什么差事,谁得了什么赏赐,皆是瞒不住的,戚浔下意识问:“你知道是什么差事吗?”

小厮摇头,“这个小人们便不知了,也不好多问。”

不是明面上的差事?戚浔心底疑窦微生,“是什么时候将他派出去的?”

小厮回忆道:“就在午时之后。”他忽而想起来,“那会儿诸位差爷还未离开伯府呢,大公子吩咐他办差,他照例直接从侧门走的。”

戚浔不由和宋怀瑾对视了一眼,在他们离开之前?当时他们在凉亭之中等候宋怀瑾,还和杨松说过两句话,那之后杨松进了偏堂,还让小厮给他们送了点心果脯,后来杨松去了何处他们未曾注意,那时候杨松能吩咐小厮去办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