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拍蛮01

仵作惊华 薄月栖烟 4202 字 5个月前

一行人沿着国公府廊道往后院去,路上下人们各个大气儿不敢出,待到了孙菱的院落,便见院中水榭楼台被芳花幽竹环绕,清雅精致,如入画中。

两个丫鬟守在院内,见孙律来了,面上一慌。

孙律看着二人道:“昨夜跟着的两个侍婢已经被关起来了,这二人也是菱儿的近侍,昨夜并未跟出去,也知晓菱儿日常习惯。”

宋怀瑾带着几人进门,只见孙菱屋内摆设也是精巧矜贵,中为待客正堂,东为暖阁,西为书房,暖阁内是她平日里安闲之处,一道小门通往邻水的兰台,一侧的花树之下搭着个轻纱蔓掩的秋千椅,窗前多宝阁上摆着许多精巧的小玩意儿,既有贵胄的珊瑚玉石,又有市井之物。

看起来并无异状,众人便至书房,书房内不仅有五花八门的书册与琴棋之物,更有几把一看便为上品的宝剑,正合了孙菱那明媚不羁的性子。

书房内也规整如初,宋怀瑾问道:“郡主离开那日,身上穿着什么衣裳?”

一个侍婢上前,“穿着的是银红饰兰纹的对襟宫裙,身上饰物也是寻常用的那些,一支红玉凤头发簪,还有一对白玉金丝玉兔捣药耳坠。”

问话之时,戚浔便在孙菱的书案边查看,桌上之物尽是精巧,砚台之中尚有余墨,一支挂在笔架上的紫竹细狼毫笔尖上沾有墨渍,左手边,放着一摞孙菱临过的帖子,看那墨迹,像是刚刚写过的。

这是一篇前朝书圣登高抒怀的骈文,描写的是书圣进士高中之后的飞扬意气,孙菱一笔一划写的行楷,字迹间有几分遒劲力道,可落笔处的笔锋不够利落,便显得她颇为浮躁,戚浔拿着这书帖细看,总觉得不对劲。

傅玦这时走上前来,“怎么了?”

戚浔抬眸看他,“郡主既然是装的,那心底想必十分憋闷郁气,可她写的却是这篇书帖,实在是有些古怪。”

傅玦道:“她刚被捉回府中,大闹了十日,这屋内屋外的东西许多都被砸了,还想放火烧屋子,没办法,国公爷以她的侍婢威胁,她犯浑一次,便惩罚一次侍婢,因此她才消停了,又被禁足了十日,不允她出门一步,宫中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多番宣召她入宫劝告,后来她才慢慢软化了心意,不曾想是假的。”

傅玦拿过帖子看,只见其上行文挥斥方遒,皆是年轻学子进士登科后的远大抱负,孙菱会有心思体会这般心境吗?显然没有。

傅玦转身问侍婢,“这帖子是孙菱何时写的?”

先前那侍婢道:“就是最近几日写的,郡主不闹了之后,便常临帖平复心神。”

戚浔开始看那一摞书帖,书帖的内容,皆是前朝书圣之作,看得出孙菱十分喜欢此人,而此人所作文章,多为书法在朝为官之心得,多有报国意气,孙菱似乎写的很急,一张挨着一张,前一张墨迹尚未干透,新的一张便又覆了上去,她并非是在平复心神,反倒像是在奋笔疾书,发泄苦闷。

为何要临帖呢?

戚浔觉得奇怪,按照孙菱之烈性,若要发泄心底郁气,还不如舞剑来的痛快,可她却选择写帖子,戚浔看了一眼不远处和长公主说话的孙律,心弦微紧,自己兄长便是拱卫司指挥使,她有何心思,孙律必定能轻易洞悉,而孙菱势必会想尽法子掩饰。

戚浔又问:“这几日郡主除了临帖,可还做过别的什么?”

那侍婢摇头,“也没做什么,不让郡主出门,郡主便临帖,抚琴,偶尔舞剑,其他时候,郡主总是闷闷不乐的发怔。”

戚浔心底纳闷,她一张一张的看孙菱写的帖子,待看到最后一张,也未发现有何异常,她将书帖齐整一番放回去,可就在此时,她脑海中闪过一念,如果临帖是为了掩饰,那是为了掩饰什么?

砚台里的余墨,笔尖上的墨渍……

戚浔问这侍婢,“郡主可曾写过别的?”

这侍婢闻言立刻摇头,“不曾,郡主写的帖子都在此处。”

傅玦在旁听着,很快明白戚浔在想什么,便问:“这几日,你们几个郡主的亲信侍婢可曾出门过?”

这侍婢闻言敛下眉目,她还未说话,孙律先走了上来,“其中一个侍婢因菱儿身上不适出门买过药,这些日子禁足,只是禁菱儿一人,其他人并未如何管束,不过菱儿不出门,她们没有别的由头,也都陪着菱儿,怎么了?”

傅玦和戚浔对视一眼,戚浔道:“郡主这几日临帖,许是为了掩饰什么,她很有可能写过信。”

傅玦道:“她这般不顾一切的逃走,可有朋友接应?或是相助?”

孙律蹙眉,“如今谁都知道她被选中要嫁去西凉,还有谁敢帮她?帮她便是和国公府做对,并且一早我便派人去各家府上问过,都无人见过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