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看来当年杀的还不够

在京师完成系统的学习后,这些幼军显然只有两条路。

第一,回到地方卫所承袭父辈职务,第二,继续在京城的府军前卫任职,只不过身份从幼军变成了带刀侍卫。

幼军在京时隶属府军前卫,是忠于皇太孙的亲军,将来皇太孙变成皇帝,他们效忠的也就是皇帝,成了皇帝的嫡系。

可谓一脉相承,水到渠成。

类似这种隐藏的手段,朱棣在上一世还埋了很多。

连他也想不到,这些手段会成为自己第二世重新夺回权利的助力。

虽然堡宗战神重孙子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顺带着把府军前卫的带刀侍卫也都带出去给送了,可毕竟建制和职能还在。

目前府军前卫是直接调拨给于谦和石亨用于守城,但这一万多人的性质已经变了,都扣上了天子亲军的名头。

朱棣还是有直接调动他们的权利,这比拉拢什么刘聚、范广可舒服多了。

这么好的东西,如果放着不去重建,那就太可惜了。

倒是工部尚书石璞倒了大霉,吃瓜吃好好儿的,守城的事本来无论如何也问不到他的头上,却一不小心丢了足足三个卫的匠户。

这下,工部就成了光杆司令。

没有这些人,石璞这个工部尚书的口气都弱了不小。

当天晚上,朱棣就来到工部,打算亲自领走这些匠户。

其余亲军二十三卫,都是住在划分好的卫所区域,但武功三卫不同。

武功三卫制同寻常卫所,虽也属亲军卫,地位却天差地别,不住皇城内军营,都住在皇城南部的住坐匠棚户区。

由于武功三卫全部都是匠籍,所以都归工部管理,工部为了省事,一般也都把他们和南部的匠户们搁到一起。

朱棣花费了一些时间,才是在王诚的陪同下来到这里。

这里道路湿漉漉的,杂草丛生,到处都是垃圾和乱坑,与刚出皇城的康庄大道完全不同,朱棣因而渐渐蹙眉。

“武功三卫怎么说也是天子亲军的地位,怎么待遇如此之差?”朱棣边走边道。

王诚是个太监,太监存在的意义就是给皇帝排忧解难,这其中自然要包括皇宫大内、地方州府的各种制度和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