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苍穹之上[校对版] 石三 1051 字 2022-10-20

这些都是墙头草,空有高位却没有实权的一些官员,他们想要走柳成菲的路子,是抱着万一的侥幸,想要攀上宋征,然后换一个有实权的位置罢了。

朝廷里真正的那些实权派,要么早已经有了阵营,不会因为一场争斗的胜负而改变立场,要么就是从来都是中立,不参与这种争斗——这种人更加坚定,更不会在这个时候向宋征靠过去。

太后的手段,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并不打算提前告诉宋征。

宋征之前曾有过一个猜测,塞北缇营会不会是黄远河给自己的一个考验,塞北缇营并不是,这一次太后的反击才是。

……

第二日朝议,太后门下有官员出列,上奏这一次的塞北缇营叛乱事件,显示了朝廷职权部门之前的混乱,肃卫和龙仪卫划分不明。

于是一群人跟着涌了上去,提出了各种划分的方法。

宋征在朝堂上没有有力的“声音”,这个时候只能在宫外看着他们演戏,以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太后出面安抚了各方,然后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

肃卫负责国内,龙仪卫负责国外。

简单来说,洪武天朝境内的案件,官员贪腐、山匪劫掠、大盗偷窃、邪教横行等等,只要是王朝“内部”的案件,都归肃卫办理。

而敌国间谍、妖族奸细这一类的案子,归龙仪卫来管,也就是负责王朝“外部”的案件。

而龙仪卫原本刺探各国情报的部分,太后要求将其“扩大”,日后变成龙仪卫真正的强项。

可是太后只是张口一说,向外“扩张”的经费,却要龙仪卫体谅“朝廷的难处”,悉数自筹。

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自始至终,都是太后一系的官员们在彼此攻讦,吵得热火朝天。黄远河抱着袖子,低着头一言不发。他门下的官员们也都将笏板塞在袖子里,不参与讨论。

随后,这个职权划分,被太后的懿旨定下来,成为了朝廷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