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数量有点坑,算起来每平方千米一张纸片都没有。

但沈文剑也很无奈,他倒是想印个几十吨纸片去撒,问题是民众的识字率可能连5都到不了,撒的再多也不一定有用,而且现在工程部有一批人在忙着调教普通人转职为工匠,也没工夫去弄太多宣传单。

纸片的内容很短,让想要求救的幸存者,在空旷的地方,用深色物体堆个长度在三丈以上的s型出来。

为什么是s?

因为深色的s在情报卫星地图上容易被过滤出来,其他形状可能和屋顶、广场、倒下的树木等物体重复,找出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s型的只有水流和马路,这两者位置和开始建立卫星地图时没有显著变化,可以直接用设备完成图形过滤。

巨浪江平原由于是产粮大户,平均人口密度偏高。这么些天过去,城镇里大概很难有活口,乡村的建筑密度低,地形复杂,应该还是有一些幸存者。

可是乡村里的识字率比城里更低,先撒一波看看有没有幸运儿,假如二十四小时内没有结果,再想其他办法。

半路上,任务人员就在飞艇上询问过工匠情况,通过卫星通讯进行了汇报。

原来两岸的武林人士还不是同一波,只不过他们都是在巨浪江上贩盐卖粮的,降临日时就想到黑峡最窄处应该比较安全,裹挟了些幸存的工匠过去,是为了在黑峡间架起一条索道。

沈文剑听了回报,感觉他们还是挺有想法的,索道就是一根绳子,那里的跨度有两百多米,碰到魔物只要不是会飞的,说不定还真能救命。

当然现在的状况,他们弄不出钢索道,能利用这条路逃命的还是少数。

至于这些工匠会投靠玉剑山,倒不是他们对于索道的使用权产生怀疑,单纯是觉得仙人能提供更好的保护。

这就要感谢众多修士长期以来建立的民间形象了。

万魔吞天的压迫力,使得修士门派极少出现圣月教那类货色,大部分修士门派为了弟子来源,在民间的形象都很好,浮空山的存在,在普通人眼中更是仙山的明证。

处理了一些公务,中午时,突然接到牛欢……老牛的电话。

“掌门!我们有重大发现!”那边的声音非常兴奋。

沈文剑有点诧异,进展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