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说起贫铀这种提取铀单质之后的残余物,就该顺便介绍下核能组两年来的进展。

固化分组之后,核能组只有两名工程师,两人之前一人是原料组的,一人算是机动工程师,互补很强。

通过很短时间的磨合,沈文剑也提供了一些导向型意见,两人一边做着各种毫克级的测试工作,一边试着提取重水,去年重水提取已经成功。今年初,制成铀含量12的反应柱并成功用法术激活链式反应。

……然而距离实用还很远很远。

首先,重水作为中子防护层,它在整套设备中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直接做热交换源,还是进行间接热交换?

其次,反应柱增大到实际应用的大小,它的反应稳定度如何,12真的合适长期使用么?设备故障时如何停止反应?如果法术手段失效时,怎样用物理手段切断链式反应?如果做不到,需要什么样的后备方案。

前面两个问题都有结果,最后才是反应堆实现的问题。需要的是固定堆还是便携堆?设计寿命如何,反应柱生产能量的时长应该在什么范围内,才能让设备安全退役或拥有较为合理的检修期。

等等等等。

总之,核能作为能源利用,要比当成武器要考虑的更多,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两个工程师带着两名技师,偶尔找机动组工程师帮帮忙做小设备和实验装置,估计还要两、三年,才能形成有一定安全度的完整理论系统,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形成实际产品,再看吧。

第109章 产能缩减与扩充

3022年在推进技术联盟交流体系中过去。

技术联盟借助早前卖出去的二代飞艇和自家的飞舟,在三家代理商处进行了少量的贸易与情报、技术交流,年底前已经开始制造中型亚音速飞艇的各部件和轻油。

在代理商的建议下,中型亚音速飞艇取了个名字,叫暴风。

等其中大部分门派换装暴风飞艇之后,就能以更低的行动成本,利用一万到一万两千米的高空形成稳定的物流、贸易网。辅以卫星通讯网,应该能提高些生存力。

3023年年初,应付了今年年初的气旋,玉剑山工程院分出一半人,乘坐排除故障的运载机换回长老和前面派去的工程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