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现在产品分为三个档次,装配后加工精度在10到30微米的常规型号、2到5微米精度的高品质版以及能够进行镜面加工的顶配版。

“我们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技术,机床厂的精度比十年前提升了很多,现在我们加工一千毫米直径的工件,精度能达到三微米,而且已经不需要从玉剑山购买零配件。”倪敏行也在旁边帮着补充。

“做的很好,是不是碰到瓶颈,精度上不去?”华鑫问。

倪敏行点头:“是啊,再提高精度,零件加工周期太长了,需要反复的调整刀具、工件。”

华鑫点头表示听到了,看向一起回来的师弟谷近山:“谷师弟给他们说说吧。”

谷近山也不客气,指着图纸的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这是系统里有未计算的影响因素,要突破瓶颈就要升级电子系统,传动系统上的传感器也需要有更高的精度指示能力。我们缺乏芯片设计能力,要继续提高精度是绕不开玉剑山的,如果你们愿意等,空中大学会逐渐替换掉初代芯片系统改为全电芯片,到时候可以找他们设计和生产芯片,费用会低很多。”

“我们能不能派人去空中大学学习芯片知识,回来自己做?”女弟子丁霞突然提问。

一帮人愣住,感觉有点道理。

华鑫赶紧泼冷水:“你们太小看这东西了,我听说大学的实验室光刻机就要两亿多,我们花精力学习怎么设计芯片,再买一套光刻机回来,先不说别人卖不卖,买来我们一年能造几片,设备烂掉前能不能回本?”

“……怎么会这样?”丁霞很失望,总觉得自己脖子被别人捏住了。

华鑫看了一圈,慢慢说:“我们回来前和老伙计们讨论了一些问题。有一个感想跟大家说说吧,今后很难有哪家能凭借自身的技术与资源造出成品,多多少少都要从别处买些东西,这是产品与技术高度集中化带来的后果,外人因为成本压不下来,空有想法连入行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的机床好像就是这样呢。”刘福说。

寒冰谷的机床卖的没有多贵,利润有一半来自恢复精度、升级机床方面,实际就提升了别人的入行门槛。即使同时受训的百灵岛想回来争夺市场,因为前面跑去做空间箱子,在机床方面没有自身积累,成本过高只能亏本占领市场,还不一定有人买账,因为别人用寒冰谷的机床很多年了。

华鑫点头:“没错。我感觉我们师兄弟现在人数够用,可以分作两组,一组稳住机床的技术优势和收入,一组开发新的市场。”

“什么市场?”听到要找别的生意赚钱,刘福来劲了。

“机器人。我跟师弟们参加了玉剑山第二代机器人的开发,感触颇深,以后门派的实力可能会由机器人的保有数量说话,所以这里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即使玉剑山的沈掌门哪天改性子打算卖二代机器人,我们也可以凭借技术积累,拿下机器人维修的生意,这绝对是比机床更赚钱的产业。”华鑫提出进军机器人市场的想法。